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陳列館在北京什麼地位
擴展閱讀
杭州在啟東哪個方向 2024-04-24 16:10:58

陳列館在北京什麼地位

發布時間: 2022-10-06 00:20:14

⑴ 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的介紹

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地處北京王府井金街重要地段——校尉胡同5號中央美術學院舊址,是中央美術學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始建於1953年,由我國著名建築設計師、清華大學教授張開濟設計,建築面積1680平方米,中西合璧、特點突出。建築正面上方鑲有中央美術學院十幾位著名藝術家集體創作的、反映中央美術學院建院初期所設專業科目內容的浮雕壁畫,側面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美術教育發展的狀況。同時,建築側面還鑲有大面積裝飾圖案,是北京城難得的保存完好的藝術建築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建造的第一所專業美術展覽館。

⑵ 請問一下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怎麼樣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焦王莊,佔地10餘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多平方米。1998年10月建成並正式向社會開放,同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北京市國防教育基地」。
通州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共收集了自中國革命戰爭年代以來,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乃至現代中國軍隊所有的地面裝備,以及世界其他23國的武器等約1萬余件,陳列館內並以聲光效果及多媒體的展示方式,希望增加參觀者的的印象。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由兵器博覽中心、人民戰爭史館、山地野戰炮陣、模擬射擊場、國防教育基地、骨科冷療特色醫院和環境藝術等14部分組成,館內共收藏各種文物10000餘件,其中包括來自23個國家的槍炮刀劍等各種兵器5000餘件。
陳列館內環境恬靜優雅,清爽宜人,長城垛口嵌頂的主館建築,野戰工事構築的山地炮陣,模擬模擬的各種武器系統。有十幾厘米長的鋼筆手槍,刻花鍍金的工藝手槍;有歷史悠久,存世極少,歷經一、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國著名槍械。還有近百噸重的亞洲現存最大口徑的日式300毫米榴彈炮以及日本500多年前皇家武士戰刀等。
有十幾厘米長的鋼筆手槍,刻花鍍金的工藝手槍;有歷史悠久,存世極少,歷經一、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國著名槍械。還有近百噸重的亞洲現存最大口徑的日式300毫米榴彈炮以及日本500多年前皇家武士戰刀等。展品數量之多,品種之繁堪稱世界兵器陳列之大觀。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內有長城垛口嵌頂的主館建築,野戰工事構築的山地炮陣,模擬模擬的各種武器系統,多種兵器實彈射擊場所,也有碧波盪漾的魚塘與葳蕤生機的茵茵草坪,是廣大兵器愛好者學習、研究、鑒賞各種兵器的最佳去處和進行全民國防教育的理想場所。
更多關於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90e3d161573042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⑶ 納蘭性德是我國清代的著名詞人,後人為了紀念他,建立了史跡陳列館,該史跡陳列館在海淀區的什麼地方

北京上庄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是紀念清代文學家、大詞人納蘭性德的專題博物館,位於海淀區西北郊風光秀麗的翠湖旅遊度假區內。本館建館於1999年8月,陳列館主體建築為北京地區典型的四合院布局,具有傳統園林風格。本館主展廳展覽面積70餘平米,以大量的歷史文獻、圖片、實物全面展示了納蘭性德的生平與創作,綜合反映了近百年來納蘭研究的成果。

⑷ 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的介紹

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位於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西端,距離市中心約20公里。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第一座以宦官為題材的專題型博物館。

⑸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怎樣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位於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現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北京市紅色旅遊景區。1939年10月,肖克將軍領導的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進駐馬欄村,司令部設在村中一四合院內。全院方磚鋪地,院東西8.74米,南北6.3米。
此外村中尚存各團團部、醫院、槍械所,彈葯庫等遺址。到1940年夏,司令部遷出馬欄。1997年,村中出資將司令部舊址院落從村民手中買回,進行整修。現此處已被列入北京市百家博物館和北京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更多關於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6043f161567591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⑹ 上宅文化陳列館的歷史意義

上宅文化的發現、確立,使我們認識到,北京人在從山頂洞到最初的城市聚落之間這一時期內,生活在山前台地上,並且已經出現原始農業的萌芽,與圖騰崇拜精神活動;作為北方草原地區
與中原地區交通樞紐的北京地區,亦有與紅山文化、富河文化 年代相近的古文化遺存,從而把北京地區與周圍新石器文化的源流、體系類型和相互關系的研究工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幾次來上宅考察後認為,上宅遺址要早於西安半坡遺址,是一種代表北京東部地區的獨具特徵的新石器文化 類型,具有綜合的研究價值。又說:「西有周口店龍骨山,東有上宅,東西文化遙相輝映,珠聯璧合,填補了北京史的空白。」並提筆命名「上宅文化」。嚴文明教授稱上 宅遺址的發掘研究為「新時期考古學的開路先鋒」。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為上宅提辭:「紅山之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安志敏題詞:「上宅文化,首都之光」。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及多家電台、電視台向海內外報道了上宅文化這一北京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從此,這個代表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在考古界和社會各界引起轟動,成為平谷縣乃至北京的又一驕傲。
上宅文化陳列館1987年10 月破土動工,1989年9月27日作為向國慶40周年獻禮項目對外展出。每年都接待大批海內外專家、學者和遊人考察參觀。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上宅文化
將越來越顯示出其獨具的特色和豐富的內涵。正如侯仁之教授所指出的那樣,「京東平谷縣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的研究,大有可能與京西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的研究後先相繼,東西輝映,從而為既是全國政治中心,又是全國文化中心的北京悠久而又連續發展的歷史普增光彩。」
上宅文化陳列館的建立,為京東旅遊勝地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成為向世界展示古都輝煌歷史風貌的又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