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香山的具體位置在哪
香山位於北京海淀區西北方,看你在哪個位置了,在阜成門坐714直到,還可以在東直門坐975直到。
B. 北京香山在哪個區
香山在北京的海淀區。
香山位於北京海淀區,東南距市中心20餘公里。為北京西郊西山山嶺之一。此地重巒疊嶂,清泉潺潺,花木滿山,景色清幽,故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在此營建離宮別院,為各朝皇家游幸駐蹕之所。
香山
香山公園位於北京西郊,地勢險峻,蒼翠連綿,佔地188公頃,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景區內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75米。香山是著名的風景區,以紅葉著稱於世。景點有香山公園、碧雲寺、卧佛寺、北京市植物園等。
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古時每逢夏秋時節皇帝都要到此狩獵納涼。園內文物古跡眾多,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集明清兩代建築風格的寺院「碧雲寺」等。香山紅葉馳名中外,1986年就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成為京城最濃的秋色。
香山公園臘梅谷已建成10餘年,谷內100餘株臘梅初具規模。臘梅花瓣較小,亮黃的色澤,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臘梅發出那幽幽淡淡的陣陣沁香。
C. 香山南營屬於什麼社區
香山第一社區。香山在北京市海淀區的郊外,元、明、清時期修繕離宮別館每年夏季在這里狩獵避暑。該地的南營屬於香山第一社區,並在該社區的管轄范圍之內。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
D. 香山在哪個城市
香山在北京市。香山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買賣街40號,北京市區西北郊,佔地188公頃,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也叫香山公園。景區內主峰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75米。香山公園樹木繁多,森林覆蓋率高達96%,僅古樹名木就有5800多株,佔北京城區的四分之一,是北京負氧離子最高的地區之一,具有獨特的「山川、名泉、古樹、紅葉」豐富的園林內涵,是避暑的勝地,天然的氧吧。
「香山」的得名,歷史文獻中有兩種說法。其中第一種說法來自於民間,據說早年間香山上曾栽種有大面積的杏花,每年花期一到,這里便花香濃郁,故而得名。其二則是來自《香山永安寺記》,這裡面講到山中有一塊大石頭,其形狀和寺廟里燒香的香爐很像,因此這座山便因香爐形狀的石頭而得名。
香山紅葉馳名中外,1986年就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成為京城最濃的秋色。香山紅葉主要有8個科涉及14個樹種,總株數達14萬株,種植面積約1400畝,很是壯觀。香山公園有黃櫨十萬余株,佔地1200畝是香山公園紅葉的主體樹種。
香山觀賞此等美景有十處最佳點:玉華岫、看雲起、森玉笏、雙清別墅、蟾蜍峰、靜翠湖、香爐峰、香霧窟、和順門、馴鹿坡。
E. 北京香山屬於那裡
北京香山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買賣街40號,北京市區西北郊,佔地188公頃,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
香山公園於1993年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景區,2002年被評為首批北京市精品公園。
「香山」的得名,歷史文獻中有兩種說法。其中第一種說法來自於民間,據說早年間香山上曾栽種有大面積的杏花,每年花期一到,這里便花香濃郁,故而得名。
其二則是來自《香山永安寺記》,這裡面講到山中有一塊大石頭,其形狀和寺廟里燒香的香爐很像,因此這座山便因香爐形狀的石頭而得名。
(5)北京香山社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北京香山公園的游園須知:
1、維護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亂扔廢棄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嘩吵鬧,排隊遵守秩序,不並行擋道,不在公眾場所高聲交談。
3、保護生態環境。不踩踏綠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實,不追捉、投打、亂喂動物。
4、保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塗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
5、愛惜公共設施。不污損客房用品,不損壞公用設施,不貪佔小便宜,節約用水用電,用餐不浪費。
6、尊重別人權利。不強行和外賓合影,不對著別人打噴嚏,不長期佔用公共設施,尊重服務人員的勞動,尊重各民族宗教習俗。
7、講究以禮待人。衣著整潔得體,不在公共場所袒胸赤膊;禮讓老幼病殘,禮讓女士;不講粗話。
8、提倡健康娛樂。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拒絕黃、賭、毒。
F. 北京四季香山屬於什麼社區管轄
北京四季香山屬於北京市市轄區海淀區四季青地區下轄的社區管轄。香山村是北京市市轄區海淀區四季青地區下轄的社區。四季·香山位於北京西四環四季青橋旱河路東側,由北京天方世城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規劃佔地2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四季香山位於西四環四季青橋旱河東側,是西山板塊2004年春隆重推出的新項目。該項目規劃佔地2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容積率在1.1,實際綠化率超過50%。
G. 北京香山在哪
海淀區的 香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西北郊,距市區20公里,又多條公交可達。是一座歷史悠久山林特色濃郁的皇家園林。香山始建於金大定26年(1186年)時稱永安寺,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元、明、清三朝皇家均在此建離宮別苑,為皇帝游幸駐蹕之所。乾隆皇帝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營造,形成名噪一時的28景,並更名為「靜宜園」,為京西三山五園中的一山一園。公元1860年、1900年香山兩度遭到帝國主義劫掠,民國時期,香山被軍閥顯貴占為私人別墅,多處封閉,禁止游覽,但是也有些社會團體在這里辦一些公益事業,如香山慈幼院。1956年5月辟為香山公園,經過近50年的建設,香山已經成為既富含歷史文化,又兼有優美風光的著名景區。
香山地處西山東麓之腹心,佔地面積160餘萬平方米,園內最高峰為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全園峰巒疊翠、澗壑交錯、清泉甘冽。獨特的自然環境,使香山有著十分茂密的綠色植被,各種樹木多達20餘萬株。其中古樹5800餘株,約佔北京城近郊古樹總量的1/4。10萬株黃櫨遍植南坡、星灑全園,每到秋季,丹霞一片,美不勝收,更是形成了馳譽中外的著名景觀--香山紅葉。陳毅元帥一首「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革命亦如此,斗爭見英雄。」的詩詞,更給觀賞紅葉賦予了高尚的革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