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首都稱呼有哪些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北京首都稱呼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1-11 14:52:39

Ⅰ 北京的別稱有哪些呢

北京的別稱如下:

薊、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興、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師、宛平、京兆以及廣陽、涿郡、范陽、析津和順天府。

作為首都的北京,在中國的政治地位非常高。而且北京也是很多朝代的首都,所以說現在北京還保留著很多建築,每年也有很多人去北京旅遊,看看北京著名的景點,欣賞一下帝都的風采。

北京的歷史

北京是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在歷史上曾為五代都城,在從遼朝起的8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宏偉壯麗的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我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城市。作為泱泱大國幾百年的都城,北京有著自己的文化氛圍:大氣、嚴肅、正統而不失閑適、清雅。

Ⅱ 北京的別稱有哪些

北京的別稱有:

1、薊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克商以後,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另說周以前就有燕國,後燕並薊,以薊城為國都,這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秦滅燕之後,設置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2、燕都

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以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為北京的別稱。

3、幽都

唐代曾設置幽都縣,遼時也曾設置過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4、燕京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罷燕京。後來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有變動,而燕京這個名稱卻廣泛使用。近百年來,「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個別稱。

5、春明

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的別稱。

6、京城

唐天寶元年(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以後京城就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7、南京

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

8、燕山

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佔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回歸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故燕京又稱燕山。

9、中都

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115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10、大都

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11、京師

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公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後世遂稱國都為京師。

還有一種說法,陝西鳳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師,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統名為京師,以後便將京師當成國都的代稱,北京被稱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京師。

12、宛平

明清的宛平縣治區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現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區、宣武區、海淀區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和大興區的西部。

13、京兆

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Ⅲ 歷史上的北京,北京從古至今有多少稱呼

薊:戰國時燕國的都城。
漁陽:秦朝時北京的名字。
涿郡:隋朝時京杭大運河的北端。
范陽:唐玄宗時安史之亂,安祿山在此起兵。
幽州:五代時北京的名字。
南京:遼時北京的名字。
燕京:又叫中都,金朝的都城。
大都:元朝的都城。
北京:明清都城。
北平:1929年至1949年,民國時期。
北京:1949年至今。

Ⅳ 北京的古稱有哪些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古稱有以下稱號:

1、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

2、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

3、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4、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5、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4)北京首都稱呼有哪些擴展閱讀:

北平」一詞,最早源於戰國時燕國置右北平郡。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北平,張作霖退回關外。後被日本關東軍謀刺於皇姑屯,東北易幟,北洋政府結束運作。

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回遷南京。撤銷平津地方,改名為北平特別市。

民國十九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相當於今日的直轄市。這一時期,北平雖不再是首都,但在教育方面仍有關鍵優勢,擁有國立的北平大學,清華大學等著名高校,被國際人士稱為「中國的波士頓」。

Ⅳ 北京別稱是什麼呢

北京別稱是燕京、北平。

北京(Beijing)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

北京的歷史沿襲: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忽必烈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1949年9月27日北平更名為北京。

Ⅵ 北京曾作為多個朝代的首都,它還有哪些別稱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它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有20多個別稱。
薊、幽州
、日下、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興、大都
、汗八里、北平
、北京
、京師、宛平、京兆
此外,北京還有廣陽、涿郡、漁陽、析津和順天府等別稱

Ⅶ 北京的別稱都有什麼

北京別名:燕京、幽州、京城、南京;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7)北京首都稱呼有哪些擴展閱讀: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地處華北大平原的北部,北緯39度56分、東經116度20分,東面與天津市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省相鄰。

北京土地面積16410.54平方公里,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流經境內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北運河、拒馬河等。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Ⅷ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那麼北京還有哪個別稱

北京是一塊寶地,自古以來,這里就是上風上水的寶地,所以很多帝王都喜歡在北京建立國都,北京在歷史上經歷了三千多年歷史,在每個朝代最首都都有著不同的名稱,比如,戰國七雄的燕國建立的“燕都”、到後來的日下、九州中的幽州,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長安、也就是京城了,當然北京在古代也曾叫過南京,這個南京不是現在的南京,那時當時大遼的首都,還有就是元都、到民國時期的北平、京師等等。北京的稱謂實在太多了,可見古人對這里的重視。

由長安而起的絲綢之路就是大唐對別國非常尊敬的體現之一,長安也就是北京,曾多次作為連接中國與整個世界的東西方連接的樞紐,它不僅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更推動了國家之間在文化、農業、手工業、製作業等方面的相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