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能幫我找一找有關於王朔的資料,特別是他的生平
王朔
中文名稱: 王朔
性別: 男
民族: 漢
職業: 編劇,作家
出生年月:1958年
籍貫:北京
【生平簡介】
王朔,1958年,出生於遼寧省岫岩縣,至今,王朔也不願講他是北京人。相反,「我是東北人」這句話他卻說得理直氣壯,在他出生後不久,他便隨著父母來到北京郊區的一個部隊大院落戶。在他居住的大院里,匯聚了全國各地的志士,唯獨沒有北京人。王朔的理解是,可能那時北京這地兒參加革命的少。自我封閉的大院生活,使作為小毛孩子的王朔不知城裡還有居民,以為那裡除了商場就是公園。
這也怪不得他,最遠他才到過北京的西單,見識也就可想而知了。
上中學後,王朔搬進了城,朝陽門的城根下,他和北京的語言發生了直接的交流。在此之前,他對北京文化幾乎沒什麼認識,北京的語言對他來講是陌生的。由此可見,今天王朔的語言,跟「老北京」是沒有淵源關系的,那是和北京的語言交流後形成的一種獨具個性的語言,只能算新北京文化中的一支。
「調侃」,成為王朔語言是最大特色。而調侃本身則是一種不硬也不軟的語言形式。這種語言形式與其說王朔是把它當成了工具,還不如說王朔把它當成了武器,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小時候所面臨的不是被尊重而是時時被侵犯。街頭的流氓,嚴肅的老師,專橫的父母都可以形成侵犯。你無力回擊這種侵犯。但你也一定要採取一種自我保護措施。王朔選擇了調侃,這樣既能化解對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護自身尊嚴的功能。應該說,這種調侃的形成是很自然的,並不是痞子的專利。但由於這種調侃對自認為很體面的人也無情地嘲弄,於是一種自尊和另一種自尊便抗衡起來,王朔成為人們眼中的披著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
一種本能的反抗,和小孩調皮搗蛋差不多的把戲,卻惹得大人們生氣了。
有人問王朔:「你寫作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名利了。」王朔答。就寫作本身而言,王朔是個作家,但是他又不是人們心目中所設計的那種作家:人格多偉大,道德多完善,行為多文明,是人類的楷模,靈魂的工程師。他沒有那麼高的境界。盡管如此,他對文學的貢獻仍不可抹煞。他寫了社會邊緣上的人,以往,游手好閑為社會不允許,每個人的社會位置都非常明確,新時期以來,由於中國政治生活的改善,社會空氣的緩和,職業的劃分已經不是「工農兵」和「知識分子」簡單的四大樣,很多人生活在社會邊緣。過去中國的中產階級,依附在權力階層,由政府、軍隊、官吏中的一些人士構成,改革開放前,這些人在政治上有很強的優越感,經濟狀況又是中等偏上。而改革開放後,這個階層逐漸瓦解,他們中的很多人有巨大的失落感,經濟上的優越被私營者代了,政治上的優越感又很模糊,他們不願從事體力勞動,又沒受過太多的教育,社會位置急劇變化,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是他們,社會位置的提升和知識成正比了。初期是小商小販打腰提氣,現在是受過教育、有能力的人揚眉吐氣,每個作家不可能寫盡社會中的各色人等,只能寫熟悉的人,就像有些人熟悉農民、知識分子一樣,王朔對「邊緣人」的了解,使他的筆下都是這一群人。
母親是一名醫生,父親為解放軍政治學院教員,雖非是書香門第,但家境小康,他的家庭,正是北京典型的市民家庭(這種出身對與他以後在作品輕車熟路地描寫北京市井生活有極大補益)。王朔幼時所住的是一個軍區大院兒,孩子們每天所做的不過是分伙打仗一類的事情,但那個自由的時期給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後的中篇小說《動物兇猛》(曾改編為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寫的就是那時的感受。王朔少年時就讀於韶山中學,在學校並非一個頑劣的學生,甚至曾經懷著"匹夫有責"的信念參與了1976年的"四五"事件,在其中雖然算不上威武不屈的英雄人物,但也曾為此被關押了三個月時間。
1976年夏,王朔高中畢業後到山東參軍,像在《動物兇猛》中他所記述的那樣,他渴望戰爭,希望成為英雄。然而在部隊中他並沒有成為一名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操舵兵"、衛生員甚至幫廚。1978年在大學恢復招生的時候,王朔興起了報考文科的慾望,於是開始練習寫作文,期間偶然將習作投往《解放軍文藝》,居然中選,這便是他的處女作,短篇小說《等待》。《等待》是一篇時代印跡很濃並且頗為稚拙的小說,文筆還很學生腔。然而在1978年剛剛粉碎四人幫的當時,它無疑是清新可喜的,而且它的一投中的,也分明顯示了王朔的創作潛力。
此後王朔又寫過幾篇部隊題材的作品,但反響均不大。其間他曾經試圖經商,但似乎流年不利,不但沒賺到什麼錢,倒是體驗了許多被騙的心情。這一段致力賺錢的經歷,後來被記錄在《橡皮人》(曾被改編為電影《大喘氣》)和《許爺》等作品中。
經商不成,無所事事之中他又開始進行創作。商人的視角使他知道什麼東西適於出售,於是他挑選了在普通人眼中頗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為自己的描寫對象,果然,在《當代》上一投而中。
其自謂:「身體發育時適逢三年自然災害,受教育時趕上文化大革命,所謂全面營養不良.身無一技之長,只粗粗認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種志大才疏之輩,理當庸碌一生,做他人腳下之石;也是命不該絕,社會變革,偏安也難,為謀今後立世於一錐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1958年出生,1976年畢業於北京第四十四中,後進入中國人民海軍北海艦隊任衛生員.1980年退伍回京,進入北京醫葯公司葯品批發商店任業務員,1983年辭職靠寫作維生。1978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自84年初處女中篇小說《空中小姐》發表在《當代》後,迄今已創作二十二個中篇小說、三個長篇小說,大約一百六十萬字,並創作了數十集電視劇。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國,從事自由寫作。
其自謂:「身體發育時適逢三年自然災害,受教育時趕上文化大革命,所謂全面營養不良.身無一技之長,只粗粗認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種志大才疏之輩,理當庸碌一生,做他人腳下之石;也是命不該絕,社會變革,偏安也難,為謀今後立世於一錐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90年代成為以飛揚跋扈的文字橫行文壇的痞子作家,一聲我是流氓我怕誰,直如當頭棒喝,劈手撕下所謂崇高的面紗,接下來幾乎全部的媒體都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論戰中去,加上〈渴望〉〈編輯部的故事〉〈愛你沒商量〉〈過把癮〉等等電視劇改編的成功,王朔名符其實地火遍了大江南北。
隨著出書頻率降低,王朔開始有些沉寂,〈看上去很美〉〈美人贈我蒙汗葯〉似乎顯得有些江郎才盡,真正重新引起媒體關注的,是他的一本拍磚雜文集〈無知者無畏〉,裡面把金庸瓊瑤並列成「四大俗」,從而引起一場大規模的金王論戰,與以往不同,網路的參與使這場論戰迅速升級和白熱化,而無知者無畏,也跟當年「玩的就是心跳」「過把癮就死」等王朔名言一樣,成為年度熱門話語。
【記事年表】
1958年出生於南京。曾用名王岩。
1965—1969年就讀於北京翠微小學。
1971年就讀於北京東門倉小學。
1972—1975年就讀於北京164中學。
1975年借讀於太原5中。
1976年畢業於北京44中學。
1977—1980年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任衛生員。
1980—1983年退伍後在北京醫葯公司葯品批發商店工作。
1983年辭職從事自由寫作至今。
【主要作品年表】
原著
我的千歲寒(2007)
看上去很美(2000)
永失我愛 (1994)
消失的女人 (1993)
痴男狂女兩世情(1993)
無人喝彩 (1993)
青春無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頑主 (1988)
輪回(1988) ……《浮出海面》
浮出海面 (1985)
空中小姐 (1984)
編劇
夢想照進現實 (2006)
一聲嘆息 (2000)
無人喝彩 (1993)
青春無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大喘氣 (1988)
頑主 (1988)
輪回 (1988)
王朔全集
·作者自序
純情卷
·永失我愛 ·空中小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動物兇猛
·浮出海面 ·過把癮就死
矯情卷
·懵然無知 ·劉慧芳
·無人喝采 ·人莫予毒
·我是你爸爸
諧謔卷
·編輯部的故事-修改後發表 ·誰比誰傻多少
·痴人 ·枉然不供
·頑主 ·你不是一個俗人
·一點正經沒有-頑主續篇 ·千萬別把我當人
摯情卷
·我是狼 ·給我頂住
·許爺 ·橡皮人
·玩得就是心跳
其他作品
·看上去很美 ·無知者無畏
·美人贈我蒙汗葯
B. 誰能為我介紹一下著名作家王朔的具體情況
名人姓名:王朔
出生年代:1958年
名人職稱:
名人國家:北京
相關介紹:
姓名:王朔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8年 籍貫:北京
王朔(1958—)北京人。1976年中學畢業後,曾先後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在北京醫葯公司工作。1978年開始創作。先後發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長篇小說,廣受讀者歡迎。出版有四卷本的《王朔文集》(華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和《王朔自選集》等,曾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他的早期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隊「大雜院」的成長經歷為素材,寫過一些言情、偵探類的小說。後來的小說則形成特有風格,寫一群文化痞子,以游戲、頹廢為精神特徵,對白通俗化又充滿活力,敘述語言則戲謔、反諷為主,對權威話語和知識分子的精英立場都有嘲諷。他的人物的「我是痞子我怕誰」和他自己「我是碼字的」的宣言一樣,成為一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象徵。後進入影視業,由他策劃的電視連續劇《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都獲成功。由他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劇也都很受歡迎,有明顯的商業炒作。他的作品雖風靡一時,但評論界卻分歧很大,以至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國文壇影壇出現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現象」。
代表作品:《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王朔文集》等
C. 誰知道作家王朔的聯系方式
瘋人院38號
D. 王朔的個人簡介
王朔,1958年8月23日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遼寧岫岩,中國內地著名男作家、編劇。1978年,他開始創作,先後發表了《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動物兇猛》、《無知者無畏》等中、長篇小說。
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選集》等,後進入影視業,電視劇《海馬歌舞廳》和《編輯部的故事》都獲成功。2007年王朔以50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6位,引發廣泛關注。
(4)如何聯系北京作家王朔擴展閱讀
王朔個人生活:
1、家庭背景:王朔的母親薛來鳳是一名醫生,父親王天羽為軍委訓練總監部(後改編制為總參軍訓部)的軍官教員,雖非是書香門第,但家境小康,是北京典型的市民家庭(這種出身對於他以後在作品輕車熟路地描寫北京市井生活有極大裨益)。
2、情感經歷:
1984年夏天王朔認識了即將從北京舞蹈學院畢業的沈旭佳。1987年年初,王朔與沈旭佳結婚,次年女兒在北京三零一醫院出生。
2013年9月王朔的女兒王咪在北京與畫家朱新建之子成婚。王朔好友馮小剛擔任證婚人,並與趙寶剛、陳丹青、劉震雲等代表娘家人上台講話,黃覺夫妻等人參加。王朔未現身,陳丹青幫其解釋不捨得女兒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