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築特色是什麼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築特色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12 18:56:17

㈠ 北京的特色建築有哪些

北京的特色建築有:

一、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二、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

三、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後、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截止2011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四、天壇公園

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

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皇乾殿、祈年門等。

五、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㈡ 北京的民居建築特色是什麼

北京的民居(四合院)建築特色如下:

1、正式的四合院,一戶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家中人數的多少來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進,大可以到三進或四進,還可以建成兩個四合院寬的帶跨院的。小者,房間為13間;一院或二院者,房間為25間到40間。

廂房的後牆為院牆,拐角處再砌磚牆。大四合院從外邊用牆包圍,牆壁高大,不開窗戶,以顯示其隱秘性。從制式上來說,許多王府和寺廟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2、最小的一進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軸線貫穿,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其中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3、兩進四合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後院又叫作內宅。前院由門樓、倒座房組成,連接前後院的一般為垂花門,一些相對樸素的住宅則用月亮門,後院由東西廂房、正房、游廊組成。也有的兩進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並沒有垂花門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後加後院,建專供女眷居住的後罩房。

4、完整的四合院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是垂花門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進院是廂房、正房、游廊組成,正房和廂房旁還可加耳房,第三進院為正房後的後罩房,在正房東側耳房開一道門,連通第二和第三進院。

在整個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互不影響。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影響。

5、四、五進院的組合方式較多,通常為「前堂後寢」式。第一進院與三進院相同,第二進院是對外使用的廳房和東西廂房,之後再設一道垂花門,在廳房和這道垂花門之間形成第三進院,垂花門之後為正房和廂房所在的第四進院,是主院。

如果後面還有後罩房,就構成了第五進院。還有的在倒座房北側再建一排南房,而組成四進或五進院的。

6、北京四合院最大的進深為兩個胡同之間的距離,約77米左右,一些比較奢華的院落甚至還有花園和假山。

規格高一些的四合院還設有廁所,這些內設的廁所一般都被安排到西南角,按風水的說法,西南為「五鬼之地」,建廁所可以用穢物將白虎鎮住,從實用的角度看,廁所建在西南方適應了西北-東南風向,可防臭味在院內擴散。

㈢ 北京的特色建築有哪些

五十年代十大建築
1.人民大會堂
2.中國歷史、革命博物館
3.軍事博物館
4.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
5.釣魚台國賓館
6.中國美術館
7.華僑大廈(已被拆除,現已重建)
8.北京火車站
9.全國農業展覽館
10.北京工人體育場和工人體育館
八十年代十大建築
1.北京大觀園
2.國家圖書館
3.抗日戰爭紀念館
4.長城飯店位於朝陽區亮馬河畔,是我國第一座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五星級豪華大飯店。1984年6月20日開業,中美合資企業。建築和內部裝修,均由美國貝克特公司設計承辦。佔地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共24層,擁有客房1007套,包括總統套房和貴賓套房。各種服務設施齊備,內設中西風味餐廳、咖啡廳、酒吧、健身房、游泳池、超級市場、商務中心、多功能廳及室外山水花園等。
5.國際飯店坐落於建國門內大街北側,建於1987年,建築面積12.6萬平方米。主樓高104.4米,共32層,有客房1098間。該飯店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與經營管理的。其造型新穎、中西合璧,既富民族特色,又具時代風采,蔚為秀麗壯觀。
6.地鐵東四十條站在二環東路,建於1987年,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是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地鐵建築。其氣勢宏偉,線條明快,五彩繽紛的壁畫,給來往旅客留下深刻印象,為地鐵站建造與裝修的範例之一。
7.北京國際機場候機樓建於80年代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由主樓和兩個衛星樓組成,現代化設施齊備,是我國民用航空和國際航空的樞紐中心。
8.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請閱「博展館所」部分。
9.中國劇院在三環西路,建於1983年,是我國第一座現代化歌舞劇場。劇場舞台600平方米,分割成5塊升降台,台前樂池也可升降,以利延伸加大舞台。劇場音響採用優質立體聲、電聲系統,觀眾觀看演出時,有身臨其境的音響效果。舞台的升降、旋轉、燈光、電聲音響等,均採用電子計算機控制,設施先進,效果尤佳。
10.中央電視台(彩色中心)1990年新建於軍事博物館西側,由演播樓和製作樓兩大部分組成。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播出全部由電子計算機操作。
建在八一湖西側的電視發射塔,高380米,是彩電中心的配套工程。中央和北京電視台的節目全部從這里發射。發射塔頂設有瞭望層及旋轉餐廳,乘觀光電梯上去,首都風光盡收眼底。中央電視台創建於1958年9月,為國家重要的新聞輿論工具和宣傳機構。它的任務是發布新聞、傳達政令、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人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目前辦有十幾套節目,主要有綜合新聞、神州風采、焦點訪談、工業、農業、經貿、科技、教育、衛生、交通、體育、娛樂、文藝專題等節目,內容豐富多彩,美不勝收。
九十年代十大建築
1.中央廣播電視塔館
2.亞運村與奧體中心
3.新世界中心
4.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
5
.首都圖書館新館
6.清華大學圖書館新
7.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辦公樓
8.恆基中心
9.新東安市場
10.國際金融大廈

㈣ 北京故宮建築主要特點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為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㈤ 老北京的建築有哪些特色

老北京建築,主要是明清的皇家建築古國內閣和極具特色的民間建築四合院。

1.皇家建築
其實是明成祖朱隸仿照南京宮營建北京宮殿,基本上是蘇州香山幫的設計風格。
紫禁城的建築群集合了中國傳統的建築理念和哲學思想,以及規劃嚴謹的布局,主次分明的宮殿群,靈活多變的建築組合,完整的體現了東方文明的精髓和成就。故宮在規劃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指導思想,因為它是宮殿,不是普通人用的。不僅要辦公,要住的,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一個禮制的反映,它要反映權威,所以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規范等級制度文明,反映了皇權至上的理論思想,是皇權語言最集中的體現。它繼承了傳統的宮城、內城、外城的三重城制度居都城中央,前朝後寢,左祖右社,五門三朝,體現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禮制。
在故宮大的建築,總體上是反映禮制。禮制也制約和影響單體的建築,怎麼反映,是以建築物的體量,通過它的規模,它的形式,甚至色彩和裝飾的差別體現出來。太和殿是整個宮殿區,整個北京城的構圖核心,它的具體體量,使它顯得非常凝重穩定,象徵著皇權的穩固。3萬多平方米的太和殿廣場,它的基調是在莊重之間蘊含著靈活,也蘊含著泱泱大國的氣概。

2.民間建築
四合院
北京的四合院,始於12世紀,它符合封建社會宗法制度的要求,是北京城百年來的傳統住宅形式。
所謂四合,是東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嚴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靜舒適之感。而且長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得便,均不有礙。

㈥ 北京故宮建築主要特點是什麼

採用嚴格的中軸對稱;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群中等級最高的建築;宮殿左前方設社稷壇,祭祀土地神和穀神;前朝是建築群的主體,建築物規模宏大。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

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內廷之後是宮後苑。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故宮博物院的創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

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勝利,是對復辟勢力的一次致命打擊;

其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業績。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舉行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博物館是以文化教育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實物的機構。將作為君主法統象徵和僅供皇帝觀賞享用的珍貴文物,變為全民族的共有財富。

故宮博物院成立時,就制定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理事會章程》。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關博物館的法律,後來又頒布了《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

這兩份文件在故宮博物院的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標志著博物院已由草創走向成熟,也是中國博物館事業走上正軌的開端。

㈦ 北京的特色建築有哪些

北京的特色建築有:
1.
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
2.
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

㈧ 故宮的建築特色是什麼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築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中國建築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3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故宮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綠色用於皇子居住區的建築。其它藍、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穩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獸造型優美,是構件又是裝飾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龍鳳、獅子、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象徵吉祥和威嚴,這些構件在建築上起了裝飾作用。

㈨ 北京民居建築特色是什麼

四合院。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地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

兩進四合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後院又叫作內宅。前院由門樓、倒座房組成,連接前後院的一般為垂花門,一些相對樸素的住宅則用月亮門,後院由東西廂房、正房、游廊組成。也有的兩進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並沒有垂花門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後加後院,建專供女眷居住的後罩房。

院門介紹

院門,是四合院的主要入口,北京人習慣叫它「街門」。在世間一切都急劇變化的今天,已很難以這些街門來判斷院主人的等級了。流連於綠樹掩映中的街巷,那眾多的舊式街門已經成為無聲的歷史,默默中帶給你無邊的聯想和啟迪,就像一位世紀老人,用顫抖的聲音向你訴說著早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