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個人社保的比例是多少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北京個人社保的比例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1-13 13:13:37

❶ 北京社保單位個人繳費比例

法律分析:北京社保個人和公司繳費的比例分別是: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20%,個人繳費比例8%;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10%,個人繳費比例2%;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1%,個人繳費比例0.5%;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1%,個人繳費不繳費;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0.5%,個人繳費不繳費。繳納職工社保:有參保當地的戶口,就能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繳納職工醫保和職工養老,享受跟公司在職員工一樣的社保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❷ 北京社保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

一、北京社保個人公司繳費比例是多少?
北京社保繳費比例:
養老佔比:企業16%,個人8%,總共24%。
失業佔比:企業0.8%,個人0.2%,總共1%。
工傷佔比:企業0.4%,個人0%,總共0.4%。
生育佔比:企業0.8%,個人0%,總共0.8%。
醫療佔比:企業10%,個人2%,總12%。
二、北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企業職工】下限:3613元;上限:26541元。
【機關單位】下限:4713元;上限:26541元。
三、北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北京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最低標准為每年1000元,最高標准為每年9000元。
2、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總繳費=單位繳費 個人繳費
3、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最低繳費標准為上一年度本區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10%,參保人員可根據經濟承受能力提高繳費標准。參保人員每年個人繳費和集體補助的總額,不得低於本區縣的最低繳費標准。
四、北京養老保險繳費多久
根據相關規定,被保險人符合下列條件的,自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辦理相關手續的;
2、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所以北京養老保險需繳費15年,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
五、北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怎麼辦
結合北京市社會保險的具體情況,可以有以下幾種解決途徑:
1、對於非京人員,可以參照《北京市關於參保人員延長繳納社會保險費有關問題的通知》申請在京延長繳費至滿15年或將自己的養老保險關系轉回戶籍所在地,並按照當地政策申領養老金。
2、對於京籍非農業戶口人員,可將自己的社會保險關系轉入戶口所在街道辦理延長繳費,繼續繳納至滿15年;
3、對於京籍農業戶口人員,可將自己的社會保險關系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繼續繳納至滿15年。
社保繳納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合法合規繳納社保才能更好地保障被保險人的基本利益,參保人員可根據工資水平和經濟承受能力提高繳費標准,按照新規說明,繳費標准越高、時間越長,在退休後的養老待遇也就越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❸ 北京社保個人繳費比例

法律分析:北京社保個人繳費的比例是: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8%;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比例2%;失業保險:個人繳費比例0.5%;生育保險:個人繳費不繳費;工傷保險:個人繳費不繳費。

法律依據:《北京市社會保險費征繳若干規定》

第七條 繳費單位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之日起30日內,到其所在地的區、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繳費單位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應當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表,出示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以及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第八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繳費單位申請後,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對符合規定的,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書。繳費單位依法終止或者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自終止或者變更之日起30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注銷或者變更手續。繳費單位在辦理注銷手續時,應當結清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利息、滯納金和罰款。

第九條 繳費單位應當按月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本月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後,以貨幣形式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定期對繳費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進行稽核。第十條繳費單位不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補繳,並繳納相應的利息;逾期仍不繳納的,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利息按照補繳之日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計算。

❹ 北京社保比例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保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醫療保險:
以北京市為例,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
單位1%,個人0.2%;
工傷保險:
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
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公積金:
以北京市為例,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部分企業是按工資總額做的:
1丶 養老20% 醫療(9+1)% 失業1.5% 工傷0.5% 生育0.8% 其中工傷要按企業類別劃分。
2丶個人部分是按上年個人月平工資做: 養老8% 醫療2%+3元 失業0.5% 工傷和生育個人不繳費。
3丶 第一年參加工作的按第一個月工資做。
4丶住房一般按8%做,走稅前。可以做到10%或12%,取決企業效益。 各項總數沒有辦法計算,當中涉及最低工資和上年社平工資及3倍社平工資,社平工資的60% 。
5丶上述不包括農村工和農民工的。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討論社會保險的歷史時就不能把社會保險從社會保障中抽出來。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