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玉泉山頂什麼寺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北京玉泉山頂什麼寺

發布時間: 2023-01-16 22:00:48

㈠ 玉泉山上的塔是什麼塔

玉泉山上有三個塔,分別是:定光塔、妙高塔、華藏塔。玉泉山玉峰塔位於頤和園西部玉泉山巔。又名定光塔,俗稱大塔。塔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為北京市地理位置最高的塔。各洞龕均有乾隆年間所制的石刻對聯,今大部分尚存。「玉峰塔影」,曾為靜明園中一景。

㈡ 北京西北五環內,有座山,山上有個寺廟的,那個地方叫什麼

北京西北五環山有座山,山裡有個寺廟,那個地方叫五環山

㈢ 北京地名 | 清乾隆非常喜歡的風光——玉泉山與靜明園



玉泉山位於北京海淀區西山山麓,頤和園西側。

這座六峰連綴、逶迤南北的玉泉山,是西山東麓的支脈。

它最突出的地方是


山勢為西北走向,狀如馬鞍,縱深1300米,東西最寬處約450米,主峰海拔100米。

玉泉山,山因泉而得名。

泉水自山間石隙噴涌,水卷銀花,宛如玉虹,明代以前便有「玉泉垂虹」之說,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用玉泉山泉水灌溉的「京西稻」至今都是名貴大米。

傳說元代宰相耶律楚特用玉泉水制墨,命名「玉泉新墨」,是上等佳品。

玉泉山山中奇岩幽洞,小溪潺潺,流泉活水,有風水寶地一說。

元、明以來就是京郊有名的風景游覽地。

清帝乾隆非常喜歡玉泉山的風光,對園內景緻親自定為"十六景",每景以四字命名,各題詩一首。

並留下了如下感嘆:


由此可見當年的玉峰山風景是多麼多姿多彩了。

由於玉泉山還沒有對遊人開放,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十六景,只有"玉峰塔影"了。

它也是頤和園借景造園的點睛之筆。

在頤和園的昆明湖上,可以遠眺玉峰塔。




這是乾隆皇帝的《靜明園雜詠》,描寫的就是「三山五園」之一的——玉泉山靜明園的景色。

玉泉山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山小東門外,頤和園昆明湖西,是「三山五園」重要組成部分。

靜明園佔地面積約0.65平方千米,有六座園門,園內建有大小建築群30餘組,4座不同形式的佛塔。

全園分南山區、東山區及西山區。

南山區 是精華所在,有宮殿區、玉泉湖及系列精品景點,西北兩面以山為屏,山峰上點綴華藏塔及玉峰塔。

東山區 包括玉泉山的東麓及若干小湖泊,以構築的小型水景見長,最北部以北峰的妙高塔為結束。

西山區 地段開闊平坦,布置有東岳廟、聖緣寺、清涼禪窟等,形成以宗教建築為主導的景觀特色。


靜明園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兩次焚毀。

2006年5月25日,靜明園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經風雨的靜明園古建築群,現如今得到了完好的修復和保護,在北京西郊的眾多園所之中綻放了獨特的姿彩。


㈣ 玉泉山的名勝

玉泉山共有近20處勝跡,發現這些勝跡的自然是連江人。早在隋朝大業元年(605年)就有人在玉泉山建起了玉泉寺,如今真正成了連江的千年古剎。唐大中年間(847~859年)又建成了中岩寺、後岩寺和觀音閣。到明清兩代,玉泉山更是人煙鼎盛,又建了品岩寺、蟒天府和關公亭、忘歸亭、後岩山亭、棲賢亭等。加上歷代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把綿延逶迤的玉泉山點綴得生機勃勃。

㈤ 頤和園附近很遠就能看到的那個高塔是頤和園裡面的建築物嗎叫什麼名字

是玉泉山的玉峰塔。

玉峰塔也稱「大塔」或「定光塔」,位於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主峰上香積寺內。「玉峰塔影」是靜明園十六景之一,塔頂距地面150米,是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的塔。

玉峰塔建於清乾隆年間。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江的金山寺見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壽塔,遂命人將塔繪成圖,回北京後於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這座玉峰塔。在塔中供奉著定光佛像(燃燈佛),因此也被稱為「定光塔」。

(5)北京玉泉山頂什麼寺擴展閱讀

玉峰塔是一座八角形的樓閣式磚塔,塔高47.7米,全身淺杏黃色,上下共7層。塔身坐北朝南,一、三、五、七層的東、西、南、北四面閣開一座券式門,其他各面開拱券式鏤花漏窗。

二、四、六層的門場與之相錯落。這樣的交錯布局可以防止塔身開裂。每層之間有專仿木的斗拱,承托著磚雕的塔檐。檐角下懸有塔鈴。塔頂由八條垂脊交匯而成,上置葫蘆寶珠形銅剎。

與峰塔內建石制階梯可以盤旋而上,各層中有三個壺門式佛龕,佛龕兩邊的楹聯是乾隆皇帝親手撰寫的,但現在字跡已經風化模糊了。

雖然玉峰塔是按照金山寺的慈壽塔的樣式建造,但它結合了北方的氣候地理特點,塔身沒有慈壽塔的護欄,每層的塔檐野外伸得較短,這樣可以抵抗北方猛烈的強風。

玉峰塔挺拔的身姿映照玉頤和園昆明湖水面上,就成了靜明園十六景之一。乾隆皇帝將此景命名為「玉峰塔影」,並即興題詩《玉峰塔影》。 有趣的是,詩中所述塔為九層,而現在的玉峰塔只有七層。

㈥ 北京金山寺在哪裡

在北京西山的頤和園西,玉泉山南有一處風水寶地,全名叫「北塢金山寺」。

㈦ 靜明園(玉泉山)

靜明園(玉泉山)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山山麓東側,北京地區名跡之一,是突顯於西山之東的一座小山丘,山形奇麗,林木蔥郁,多奇岩幽洞,金章宗時期在此修建「玉泉行宮」,明清兩代大肆園林建設,佛寺道觀等宗教建築相繼而興,清康熙三十一年,玉泉山改名為「靜明園」,成為皇家專用的苑囿,靜明園佔地面積0.65平方千米,有六座園門,園內建有大小建築群三十餘組,四座不同形式的佛塔,全園分南山區、東山區及西山區,南山區是精華所在,有宮殿區、玉泉湖及系列精品景點,西北兩面以山為屏,山峰上點綴華藏塔及玉峰塔,東山區包括玉泉山的東麓及若干小湖泊,以構築的小型水景見長,最北部以北峰的妙高塔為結束,西山區地段開闊平坦,布置有東岳廟、聖緣寺、清涼禪窟等,形成以宗教建築為主導的景觀特色,後山清代密宗摩崖造像,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為北京市第一批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㈧ 人大附中可以看到玉泉山的寶塔嗎

可以。
三山五園之一的玉泉山位於頤和園西,緊鄰五環路,風光優美、文物璀璨,然而,這一風水寶地長期被軍方控制,屬軍事禁區,警備森嚴,黎民百姓想親近它、了解他、欣賞它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遠觀玉泉山,山形古建、山頂古塔更有整體、宏偉之感。玉泉山最高處有依山而建的香岩寺和普門觀,而最吸引人眼目的則是琉璃磚砌造的九層八方玉峰塔。除玉峰塔外還有華藏塔、妙高塔等。

㈨ 問一下 北京玉泉山上的2座塔的名字

北京玉泉山上的2座塔的名字的名字分別為妙高塔、玉峰塔,其中建於清代的妙高塔位於海淀區玉泉山道東坡上,為圓形覆體式石塔形式;建於清代的玉峰塔位於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主峰上香積寺內,為八角七層密檐式石塔形式。

玉峰塔在民國二十七年經過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1949年後,靜明園為國家機關使用,作為國家領導人修養辦公的地方,這一地區有軍警站崗,不對普通遊人開放。

(9)北京玉泉山頂什麼寺擴展閱讀:

妙高塔的由來:

乾隆皇帝在一次巡遊西郊靜明園時,發現這里的山勢高俊,景色宜人。玉泉山南北兩座山峰上,南面已建有玉峰塔(也稱玉峰塔,建於乾隆二十四年),而北面的山峰卻什麼都沒有。顯得很不協調。於是乾隆皇帝要求在北側主峰建妙高寺,寺內建一座金剛寶座式佛塔,以表示對佛祖釋迦摩尼的崇敬之情。

在妙高寺建設期間,乾隆皇帝甚至親臨現場視察,對每一個建設緩解都要求很高,並委派一位親信大臣在現場「監工」。造型精巧民間俗稱「錐子塔」。妙高寺坐北朝南,由山門、前殿、後殿、寶座塔及亭、台等組成,整個寺院為典型的中式建築,高脊飛檐朱牆青瓦。

㈩ 玉泉山怎麼樣

玉泉山山中奇岩幽洞,小溪潺潺,流泉活水,有風水寶地一說。

玉泉山位於北京海淀區西山山麓,頤和園西側。山勢為西北走向,狀如馬鞍,縱深1300米,東西最寬處約450米,主峰海拔100米。

(10)北京玉泉山頂什麼寺擴展閱讀:

由於玉泉山倚山面水,而距中都城不遠,所以在公元十二世紀末,就被統治者看中。相傳金章宗曾在這里建有玉泉山行宮、芙蓉殿。

到元明以來,也都成為皇帝游幸避暑之地。十三世紀末,元世祖忽必烈在這里建成昭化寺,明英宗年間,建有上下華嚴寺等。

清康熙十九年將原有行宮、寺廟翻修擴建。康熙三十一年,將原先澄心園改名為靜明園。規模壯麗的玉泉山靜明園成為三山五園之一,而名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