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春季缺水的氣候原因是
北京所在的北方地區春季,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沒有道達,空氣比較乾燥,降水稀少,導致春季缺水。
2. 為什麼北京那麼缺水
有兩個原因啦:
首先呢,北京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降水並不很充足,而且月季變化量大,除了夏天,其餘時候降水不多。並且因為它所處地區,補給的河流也不是流量很大的那種。
其次呢,這就有些水質型缺水的原因了。因為北京用水量很大,而這個廢水呢得不到及時及有效的凈化,很多水被污染了就被排出去了,根本沒得到有效的利用。就是說,北京的自來水利用率很低。
恩……據我所知就這兩個原因吧。
3. 為什麼北京缺水
北京缺水主要有以下原因:
1、水資源稟賦先天不足
1999年以來北京連續多年乾旱,年均降雨量480毫米,密雲水庫年均來水2.7億方,為多年平均的28%;官廳水庫年均來水1.3億方,為多年平均的14%,年均形成水資源量約21億立方米。
2、人口劇增和城市發展迅速
城市快速發展和人口過快增長,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呈現剛性增長,導致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
3、環境惡化與節水意識的匱乏
北京人口增長過速、用水浪費,人均生活用水量210升/日,遠高於全球每日人均約170升的用水量。節水工作雖然陸續在展開,但實際效果與以色列、新加坡等節水地區相比還有明顯差距,節水更多的是停留在宣傳口號上,還未真正滲入市民日常行為中。
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
(3)北京缺水和空氣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中國水資源現狀
中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m³,居世界第五位。我國2014年用水總量6094.9億立方米,僅次於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由於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100m³左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另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米,實屬水少地區;特別是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後,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
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4. 從自然因素和人為音因素兩方面分析北京嚴重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北京所處自然帶為溫帶,全年降雨量不足四百毫米;所處地理位置為華北平原,西部為黃土高原,北部是內蒙古高原,以上三地氣候均為乾旱少雨;人為因素:北京為歷史古都,地下水使用嚴重過度,加上常駐人口過多,對水的需求過多;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西北乾旱加劇,北京頻遭沙塵來襲等都造成了北京嚴重缺水的原因。
5. 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
自然:1北京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終年降水較少;受副熱高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全年降水少。2北京土壤疏鬆,難以涵水。 社會:人類圍湖造田,水土流失嚴重,湖泊河流大量減少;以及北京社會用水量大。(你自己擴充吧)
6. 空氣與水的區別
一、水和空氣的相同點: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都是物質,生物都離不開它們;都是占據空間的;都有一定的重量。
二、不同點:
1、性質不同:水看得見,空氣直接看不見。
2、質量不同:水比較重,空氣比較輕。
3、實體性不同:水能摸到,空氣摸不到。
4、體積不同:水不能被壓縮,有固定的體積;空氣可以被壓縮,沒有固定的體積。
(6)北京缺水和空氣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空氣的作用:
1、空氣是地球上的動植物生存的必要條件,動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離不開空氣能供呼吸。
2、空氣有壓力,壓力的人類的生產、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
3、空氣有浮力,靠他小鳥、飛機才能在空中飛翔。
4、大氣能阻擋來自宇宙空間的各種射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它們的傷害。
5、來自宇宙中的隕石與流星大多數進入大氣層後也被熔化。
6、大氣還像一層厚厚的被子蓋在地球上,使我們能生活在即不太冷又不太熱的環境中。
7、空氣是宇宙排列物質的空間。宇宙空間里的所有物質,都是用空氣來阻隔的。大氣層可以使地球上的溫度保持相對穩定。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水
網路-空氣
7. 北京市缺水的自然因素是什麼
北京地處在華北,屬於溫帶季風氣候,而大陸性也比較強,冬季降水稀少,雖然夏季降水較多,但由於森林覆蓋率低,儲水功能不好,雨季也很短暫
而且近年來,沙塵暴天氣多,加劇了北京的乾旱
全球氣候變暖,蒸發加劇
我覺得應該是因為1,北京人口較為密集,其實,整個華北地區都缺水2,工業較多,工業用水過多.
第二,地表徑流量大幅減少。根據潮白河、北運河、薊運河、大清河、永定河、拒馬河6條主要河流的總徑流量統計,上個世紀60年代為46.38億立方米,至20世紀90年代,降至12.94億立方米;密雲、官廳、懷柔、海子四大水庫總庫容88億立方米,2000年年末蓄水量只有20.18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大幅度減少除氣候因素影響外,主要與上游水庫層層攔截、上游水資源大量消耗、缺乏統籌規劃和科學管理等有關。這種水資源的緊張,很大程度上是人為造成的。
第三,北京城市面積迅猛擴大,人口數量迅速增加。北京的人口從20世紀90年代的1000多萬人,發展到現在的1400萬人,今後如不加以控制,用水量肯定會大增,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
第四,水污染。官廳作為北京兩大水庫之一,因上游污水排入,好多年不能用;北京市區7個水廠中的一個也因水質污染而減產了;水污染的面積由過去的200多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300多平方公里。
第五,一些新行業、新情況的出現,加劇了水資源的消耗。近些年北京建設了一批高檔浴池、洗浴中心、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等高耗水設施。
第六,奧運因素。據報道,為配合2008年,北京將建5個大湖,開發5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