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地醫保怎麼在北京住院
外地醫保要在北京住院的話,首先要回到你醫保所在地的醫院進行住院,由住院醫院開具轉院證明。拿著轉院證明到你當地的最好的醫院去治療,或者是住院一段時間,或者是你的病情比較嚴重,當地最好的醫院都不用住院,直接開具轉院證明,然後開具到北京你想要去的醫院的證明。拿著這個證明就可以到北京的指定醫院去醫治,去住院。這樣才可以做到醫保報銷。我們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手續,醫保都不會給你報銷的。用官方的話來說,這就叫流程。
B. 北京大型醫院住院流程
一般醫院都是先到門診找醫生看,聽醫生的建議是否住院,如果住院醫生會開一個單子,拿著這個單子排隊,現在不管哪個醫院住院的病人都特別多。都需要排隊,如果有認識的人就不用排隊了。
C. 急~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如何辦理住院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可以直接辦理住院手續的,如果你現在的手續都已經辦理好了。就不要再過去了了
D. 要到北京住院治療如何辦理,是否需要手術費用大概多少
你好;這種情況一般需手術治療。建議去
北京阜外醫院
會診後再辦理住院。如果手術一般需10萬元左右。
E.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怎麼能住院快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0
F. 北京醫保住院手續
先做完所有的檢查再辦理住院手續,前面的費用就要算作門診費用了,如果是住院後再做所有的檢查,那就可以算做住院的費用,門診報銷是1800元以上,而住院是1300元以上就能報銷。所以建議你住院後再做檢查。這樣報的比較多。
G. 去北京看病辦理住院難嗎
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一直是醫患雙方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但掛不上號、住不進院,服務質量就無從談起。掛號難、住院難,在首都的名醫院、大醫院表現得尤為突出。大醫院看病有多難?大醫院看病為啥難?大醫院如何解決看病難?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深入到首都的一些大醫院,走訪了大量患者和醫院管理者,就此問題采寫了一組文章,也希望讀者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
人們都說看病難,特別是大醫院看病更難,可到底有多難呢?等記者在大醫院里走過一遭後,對這一「難」字才有了更具體、更真切的體會。
午夜去掛號 常常掛不上
在北京同仁醫院門口通宵排隊掛號,已是司空見慣了。11月29日晚11點多,記者來到北京同仁醫院的掛號處,見已經有3個小夥子在排隊掛第二天的號了。記者站那兒沒多久,一個嘴裡冒著酒氣的年輕男子湊上來說:「明天早上7點才發號。你要什麼號?」記者說自己眼睛有點毛病,他說:「是眼底還是別的什麼?是不是視網膜有問題?」記者說不懂,他即很流利地說出醫院的幾個眼病專家的名字來,誰看眼底最好,哪個看白內障拿手,哪個最擅長看兒童眼病,都給記者一一說個明白。他見記者猶豫,又說:「今晚我已經訂了兩個號。150塊錢不貴,這號本身要20塊錢,我請人排隊一夜要給40塊錢,我也只能賺一點點辛苦費。很多人在這里排一夜的隊,也不一定就能掛上號。」記者問醫院的門衛:「這么冷的天,常有很多人排隊嗎?」他說:「這還不算什麼,去年一天夜裡下大雪,還滿院子的人,一個個像雪人似的。」河北省興隆縣大山村的劉風榮今年已經是第二次來同仁醫院為8歲的兒子治療弱斜視了,兒子正在急診室的排椅上睡覺。劉風榮這次來給兒子復查,可以不掛號。他告訴記者:「上次就花120元向號販子買了一個號,在這里呆一天,連吃帶睡最便宜也要200多塊錢,不如買一個高價號劃算。」
凌晨一點半,記者又來到北京協和醫院,看到在大門口已經有7個人在排隊掛號了。北京順義縣龍灣屯鎮45歲的馬大姐說:「我們村的人都說同仁醫院好,說連外國人都來這兒看。我父親是老花眼,戴眼鏡也不行,我們縣醫院說治不好了,我們還想再來試試。」馬大姐是和姐姐、弟弟3人一起來給老父親掛號的,她的計劃是3個人輪流排隊,2小時換一個班,直到掛上號。
12月1日下午2點,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急診室一間7平方米左右的輸液室里,記者看到擠著11個人在輸液。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卧在沙發上、躺在推車上,還有一個人坐在輪椅上,一個緊挨一個。室外走廊上,也擠滿了人,輸液室出來一個,等在門口的馬上就搶著擠進去。該院急診科劉桂花大夫說:「急診科的病人越來越多,可相當一部分就診者的病並不急,只是因為在門診掛不上號,就走急診這條捷徑。」
看病盯著大醫院,大醫院的壓力越來越大。北京市衛生統計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衛生部直屬的6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和北京市衛生局直屬的7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的日門診人數平均為3391.4人。而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今年的最高記錄是一天門診人數達到5090人。
門診掛號難 住院難上難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務處副處長李強大夫曾經站在門診大廳門口數過進入醫院的非醫務人員的人數,最多的一次在1分鍾里進了100人,平均一秒鍾進去..7人!
1958年北醫三院建成投入使用時,它的設計接收能力是每天700人,到今天,北醫三院沒有增加一棟樓,門診人數卻增加了6倍多。現在該院有病床864張,每個大房間里的病床都由以前的8個增加到9個,小間里也由3個增加到4個,但仍不能滿足需要。許多病人還是不能及時住進來,等個一周兩周的算正常,長一點的要等一兩個月。記者在北醫三院住院部看到,住院登記窗口處圍了一大堆人,大夥兒都是在打聽有沒有床位。一位湖南來的患者,是治療頸椎病的,他已經在北京等了一周了,還沒有病床可以住,手術也就不能及時做了。醫院辦公室的一位同志給記者講了一件事:有位熟人住不進院來找他,他找到總住院時,總住院一臉愁容,搖了搖手裡的一沓住院單說:「我實在沒有床啊,我手頭還有50多個排隊等著呢。」李強說,等著住院的病人很多,醫院也是見縫插針,哪個科一有空床,即馬上協商,進行調配。該院的病床使用率一度超過100%。病床的周轉期也由以前的將近20天下降到14天,但是病人確實太多了,許多外地的患者一般都是掛上號後,不得不先回家,等醫院通知有了病床後,再千里迢迢趕往醫院來住院。
衛生部規定醫院病床使用率最高為93%,而目前在北京市13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中,有7家超過了這個標准,最高的達到97.95%。在國外,病床使用率一般只有70%,留下的30%以備急診患者使用。就診住院的人太多了,醫護人員長期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醫療質量難免會受到影響。那麼我們老百姓該如正確看待這個問題,醫院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H. 您好!請問如何在北京協和醫院快速辦理住院
摘要 可以找黃牛,買票,或者自己找個人通宵給你排隊掛號,再或者你有關系走後門,但是注意謹防上當,協和的醫生,也不缺錢,小錢沒意思,大錢我們也沒有,找黃牛防上當,找人排隊是最好的方法。
I. 北京協和住院條件如何去的時候都需要准備什麼呢
可以。
住院時都需要帶以下幾種東西:
1、患者在住院前期一定要准備好洗漱物品,包括洗發水、毛巾、臉盆、肥皂等。
2、家人一定要給患者准備好生活用品,主要包括飯盒、勺子、筷子、水杯等。
3、也要需要准備換洗衣服,一般備好2套換洗的衣服和2套內衣、內褲,1雙拖鞋即可。
4、患者也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體溫計等。
5、家人們也可以適當的准備一些折疊床、被罩、床單等物品。
住院注意事項
要積極了解所住科室和醫院的基本情況。住院葯房、交費處、查帳處、洗澡間、消防通道等位置的布局;同時,要知道自己的管床醫生、護士以及主管教授,並同他們建立聯系。醫院屬於公共場所,人員很雜,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貴重物品和金錢。
每家醫院都有自己一套「入院須知」,應瀏覽。住院期間每一位病人都有固定的管床醫生和責任護士為其提供診治服務,當病情有變化時,可向他們反映,晚間,可向值班的醫生、護士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