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都講了什麼內容
2020年6月24日,北京市召開第131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說,從最近幾天病例的發現渠道可以看出,通過大規模的核酸篩查,還沒等到病例出現臨床症狀,就提前發現了。這對於保護其他人群,切斷傳播途徑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雷海潮表示,目前北京市採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措施,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堅持「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原則,堅持「三防」「四早」「九嚴格」的要求,採取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措施,科學、精準、有效抓好防控工作。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小長假,人員流動大、聚集性多,防控壓力增加,必須嚴格防控措施,加大防控力度,落實四方責任,努力阻斷疫情傳播。
(1)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如何發布擴展閱讀:
北京市召開第131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介紹了端午節期間保障市場供應的有關情況。
王洪存介紹,北京蔬菜供應形勢繼續向好。7家重點批發市場上市量不斷增加,連續三日穩定在1.3萬噸以上。8家大型連鎖超市繼續加快調貨,蔬菜庫存和供應十分充足。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生活物資保障組推動設立的平谷馬坊進京蔬果中轉調運站23日正式啟用,相關車輛可提前通過「北京平谷馬坊進京蔬果中轉站」微信公眾號預約。
B. 北京的疫情怎麼樣
北京的疫情怎麼樣?北京某確診病例一家在京密接1751人
。在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8月10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1例京外關聯本地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確診病例:住址為房山區閻村鎮天恆樂活城北區,為8月1日公布的無症狀感染者。近日出現發熱等症狀,綜合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8月10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該確診病例一家抵京前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告了全家的旅行史,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進行核酸檢測,除7月30日返京的同航班密切接觸者外,目前判定在京密切接觸者54人,封控確診病例居住小區2個,均第一時間開展流調等相關工作,為確診病例及時治療和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而昌平確診病例一家抵京前,由於不知自己曾經到疫情風險區域,故未向所在社區報告,除返京的高鐵有密切接觸者外,目前判定在京密切接觸者1751人,封控確診病例工作、就診、居住及周邊小區等相關點位14個。
C. 中國疫情首例發現時間是什麼時候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整理好,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例新冠肺炎發現時間
衛健委第一次發布「市衛健委關於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是在2019年12月31日,具體公告如下所示:
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城有關聯,市衛健委接到報告後,立即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與華南海鮮城有關聯的病例搜索和回顧性調查,目前已發現27例病例,其中7例病情嚴重,其餘病例病情穩定可控,有2例病情好轉擬於近期出院。病例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目前,所有病例均已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和醫學觀察正在進行中,對華南海鮮城的衛生學調查和環境衛生處置正在進行中。
D. 北京近日疫情是怎麼回事
北京市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從2020年6月11日至6月22日,北京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49例,尚在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22例。
6月11日出現的首發病例為家住北京西城區的52歲男子。在他發病前10天的行動軌跡中,第一次出現新發地批發市場。北京市在對其行蹤進行流行病溯源時關注到了新發地批發市場。
北京市還宣布對全部新發地批發市場內人員和周邊小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並實施醫學觀察措施,尤其是市場內人員將實施閉環管理。
(4)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如何發布擴展閱讀:
2020年6月23日北京市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北京防控工作仍處在最緊要、最吃勁兒的關頭。
在6月23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多個部門釋放防控從嚴從緊信號,比如端午節期間,北京將暫時關閉旅遊景區室內部分,旅行社跨省游業務暫不開放;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公共場所,要分時預約,限流30%。
再比如,鐵路部門對有關高風險群體全面實行購票限制,加強出京人員登車前體溫檢測、核酸檢測證明查驗、在途健康管理等各項防疫措施,最大限度阻斷傳播渠道,嚴防北京疫情風險外溢擴散。
E. 北京本輪新冠疫情已隱匿傳播一周,未來是否還會有續發病例
北京本輪新冠疫情已隱匿傳播一周,未來是否還會有續發病例?
本輪北京疫情發生突然,疫情傳播比較快,4月23日北京市第312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4月22日以來,本市已累計報告20例感染者,初步流調結果顯示,目前已經隱秘傳播了一周」。本輪北京疫情的特點是:感染者人群多樣,活動范圍廣,目前已經涉及學校、旅行團及多個家庭,有進一步發病的可能,筆者整理部分資料如下。
三、此次疫情涉及的場所比較多,有學校,快遞站和旅遊景點以及各個學生的家庭,因此管控難度增加,傳播面多而且廣。所以疫情還有持續發病的可能。
因此綜上所述,北京這次疫情有可能會進一步的持續增加。
F. 北京進入應急狀態,當地疫情情況如何
北京進入應急狀態,當地疫情已經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不用過於擔心。
就在最近這段時間里,北京市已經出現了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樣也在一定范圍內引發了恐慌。不過,到目前為止,當地的防控部門已經採取了有力的措施,並且已經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大規模核酸采樣,疫情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從已經公布的病例流調信息上來看,3名確診病例、1名無症狀感染者都是與冷鏈有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確診病例的活動范圍廣還是較廣的,而且與之密切接觸的人員比較多,這也給防控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附近的臨空經濟核心區的公司仍然保持正常地運轉,入駐企業員工在進出大樓的時候,都需要進行測溫登記,相關企業的負責人也表示:「我們准備了充分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同時安排了部分員工居家遠程辦公,減少疫情傳播的風險。」事實上,當地已經開始了核酸檢測,相信這些地區的居民很快就可以全部進行核酸檢測,這對於疫情的防控,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北京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外界也不用擔心。
G. 北京公布26日新增確診病例感染者詳情,當地都採取了哪些管控措施
北京公布26日新增確診病例感染者詳情,當地政府立即採取了管控措施,有效的控制疫情的蔓延。管控措施有:一是防控疫情小組立即把北京順義區新增五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一例無症狀感染者安置在就近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對新冠肺炎感染者從快追溯源頭,並公布他們的行動軌跡,告誡人們出行要注意,呼籲可能感染的人群盡快做核酸檢測。
防疫專家吳尊友曾表示環境會感染人,所以北京地區也已經注意環境的清潔,對公共地區區域進行消毒。在中國政府和廣大義務人員等的工作下,中國基本上控制好新冠肺炎疫情,但國外形勢依然很嚴重,我們不得掉以輕心。我們要聽從國家的防疫安排,出門佩戴口罩,有發熱等情況時一定要立即就醫。
H. 北京市海淀區排查吉林一病例密接人員,3地臨時封閉,當地的疫情情況如何
這一次北京市海淀區排查吉林一個病例的密接人員,目前已經有三個地區進行臨時封閉。從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的話,之所以會有這一次的封閉情況,主要就是因為中石油在此前的會議當中,有大量的人員從外地過來。在當時進行核酸檢測過程當中,並沒有發現這些人員有任何的異常,但是當他們返回工作所在地的時候,進入工作崗位卻發現核酸檢測為陽性,所以才要對他們在北京期間的接觸人員進行檢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件事情。
第三,還有哪些細節值得我們關注?在官方的通報當中我還發現在十一月六號的時候其實進行核酸檢測還沒有發現有任何的異常但是在十一月九號進入公司當中他的核酸檢測報告就已經呈現出陽性,那麼最為關鍵的就是這三天他到底去了哪裡?現在之所以要在北京市海淀區進行排查,主要就是為了從根本上保證安全,畢竟現在病毒的潛伏期可能會更長。
I. 北京市政府出台19項重磅措施,支持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
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切實加強防控能力建設,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促進城市平穩有序運行,更好服務市民生活,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
1.對新落地生產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的項目加快審批,各區圍繞防控物資和配套部件、材料項目生產建設、認證等方面,開辟一站式、全鏈條並行、48小時內辦結的審批綠色通道,優先配置用地用水用電等資源型指標。(責任單位:各區政府)
2.設立進口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專用窗口和綠色通道,對用於疫情防控治療的進口葯品、醫療器械等,做到即到即提,確保通關「零延時」。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對捐贈用於疫情防控的進口物資,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對衛生健康部門組織進口的直接用於防控疫情物資免徵關稅;免稅進口物資已徵收的應免稅款予以退還。(責任單位:北京海關、市財政局、北京市稅務局、市衛生健康委)
3.建立采購綠色通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購疫情防控相關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可不執行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方式和程序,采購進口物資無需審批。(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4.提高資金撥付匯劃效率。引導轄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與防控疫情相關的銀行賬戶服務工作,簡化開戶流程,加快業務辦理。積極開辟捐款綠色通道,確保疫情防控款項第一時間到達指定收款人賬戶。減免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人民銀行支付系統辦理防控疫情相關款項匯劃費用。(責任單位:人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
5.簡化外匯辦理手續。
對於市政府有關部門所需的疫情防控物資進口,可按照「特事特辦」原則,簡化進口購付匯業務流程與材料。對於境內外因支援此次疫情防控匯入的外匯捐贈資金,銀行可直接通過受贈單位已有的經常項目外匯結算賬戶,便捷辦理資金入賬和結匯手續。
暫停實施需開立捐贈外匯賬戶的要求。企業辦理與疫情防控相關的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時,無需事前、逐筆向銀行提交單證材料,經辦銀行加強對企業資金使用真實性的事後抽查。(責任單位:人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外匯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
二、加大防控資金支持力度
6.建立疫情防控專項資金池,主要用於全市醫葯物資儲備、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疫情防控所需醫用設備設施和防護物資等。
市區兩級財政加大疫情防控庫款保障力度,優先調度,協同財政代理銀行主動做好與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的對接,確保預算安排的疫情防控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對於庫款保障水平偏低的區級財政,市財政將及時增加資金調度予以保障。(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區政府)
7.加強醫療費用保障。
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救治費用個人自付部分由財政予以全額補助。對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診斷、治療、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病例標本採集和病源檢測等工作相關人員給予每人每天300元補助,對參與疫情防控的其他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給予每人每天200元補助。
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按規定認定為工傷;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覆蓋的葯品和醫療服務項目臨時納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政府)
8.加大對涉及疫情防控和民生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引導轄區內各金融機構針對疫情防控涉及的衛生防疫、醫葯產品製造及采購、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科研攻關等企業提供專項信貸服務,對涉及疫情防控的企業信貸申請「特事特辦」,簡化流程,盡快發放。
通過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相關直接參與防控的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運輸和銷售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持。
鼓勵轄區內各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一線的相關單位和工作者、接受治療或隔離的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提供更優惠的金融服務,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責任單位:人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市金融監管局)
三、精心做好企業服務
9.支持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生產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提質增效增加產能,支持其他企業通過新增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生產線快速形成產能,對相關有效釋放產能的項目提供投資補貼或者貸款貼息。(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10.幫助各類企業穩定生產經營。
協助企業解決防控物資保障、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等問題,加強防控監督指導,確保企業在疫情防控達標前提下正常生產。實施靈活用工政策,允許企業綜合調劑使用年度內的休息日。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待崗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給予失業保險費返還。(責任單位:各行業主管部門、市商務局、市葯品監管局、市交通委、北京鐵路局、北京海關、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區政府)
11.妥善解決困難企業融資問題。
對因受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為相關企業做好續貸服務,努力做到應續盡續、能續快續。
啟動線上續貸機制。採取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措施,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對於因受疫情影響在股票質押、公司債兌付、信息披露等方面遇到困難的企業,指導其用好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相關政策,通過適當展期、發新還舊和延期披露等方式,化解流動性危機,渡過難關。(責任單位:人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北京證監局)
12.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
將1月、2月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3月底。對於旅遊、住宿、餐飲、會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教育培訓、文藝演出、影視劇院、冰雪體育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經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確認,可將疫情影響期間應繳社會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7月底。
延遲繳費期間,不收取滯納金,不影響正常享受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不影響個人權益記錄。(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商務局、市交通委、市體育局、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
13.鼓勵大型商務樓宇、商場、市場運營方對中小微租戶適度減免疫情期間的租金,各區對採取減免租金措施的租賃企業可給予適度財政補貼。(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各區政府)
四、發揮科技創新對疫情防控支撐作用
14.加強防疫葯品研發和技術攻關。
出台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科技攻關促進醫葯健康創新發展的相關政策,支持醫療機構積極開展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診斷與治療創新品種臨床研究,推動創新醫療器械、創新葯盡快進入臨床應用,支持醫葯類企業加快抗病毒葯物、檢測試劑研發和排產。
及時、足額、優先為符合條件的生產相關葯品、試劑、疫苗研發機構辦理采購國產設備退稅。(責任單位:市科委、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北京市稅務局)
15.加強與疫情防控所需葯品和醫療器械產品生產企業對接,鼓勵在中關村相關分園落地。充分發揮第三方技術服務平台作用,加速相關葯品、醫療器械等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支持企業進入防控產品應急審評審批綠色通道。(責任單位:中關村管委會)
16.促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應用。深入實施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鼓勵政府數據和社會數據融合共享、互動互用,聯合開展篩選排查、物資調配等智能應用研發。完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線醫生咨詢平台」,支持醫療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研發及產品示範。(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市衛生健康委)
五、加強城市運行服務保障
17.做好返京人員服務管理。
嚴格執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落實「四方責任」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場所和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京政辦發〔2020〕4號),到京前14日內,離開湖北地區或者有過湖北地區人員接觸史的人員,在到京之日應當主動向居住地或者住宿地的社區(村)報告健康狀況,並於到京之日起接受14日的監督性醫學觀察,每日早晚監測體溫,不得外出,負責監督性醫學觀察的社區(村)應當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對國內其他地區人員到京14日內,應早晚進行體溫和健康監測,體溫正常的可以上班,鼓勵企業實行彈性工作時間、錯峰上下班,有條件的可以實行網路辦公。各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要落實分類管理要求,指導社區採取科學防控辦法,避免一刀切。(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各區政府)
18.加強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
按照「市管批發、區管零售」原則,加大對生活必需品供應企業協調和服務保障力度,統籌大型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等重點流通企業,強化政府儲備和貨源組織;嚴格落實各區屬地責任,做好屬地生活必需品零售供應。
啟動實施「點對點」監測補貨保障機制,提升缺貨商品補貨效率。將重要防疫和生活物資納入應急運輸保障范圍,落實綠色通道政策,確保「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便捷通行。
嚴格價格監管,加強價格監測,每日通報各區食品價格變動情況。嚴肅查處借疫情防控之機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物價等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違法行為。(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財政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市市場監管局、各區政府)
19.加大政務服務利企便民力度。
落實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充分發揮12345市民服務熱線作用,及時回應企業和群眾訴求,提供更多「雪中送炭」服務。
全面加強智慧政務建設,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既便利群眾辦事,又避免人員聚集。(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務服務局、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市有關部門)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2月3日
J. 最新北京人進京有什麼規定
一、進返京政策
1.
目前北京市進(返)京政策規定是什麼?
答:
一是2021年11月13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59場新聞發布會發布,為有效防範疫情傳播風險,確保首都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堅持從嚴從緊、科學精準原則,對進出京管理有關措施進行了調整。
自2021年11月17日零時起,進(返)京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14日內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
2022年1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8場新聞發布會發布,自2022年1月22日零時起至3月底,進返京人員在抵京後72小時內需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通勤人員按照現有政策規定繼續執行)。
抵京後72小時內離京的不需要進行核酸檢測。
提示:
「北京健康寶」將通過核酸檢測資料庫進行比對,未能按時進行檢測的,將進行彈窗提示,可能會影響出行和日常生活。
請大家及時關注防控提醒和簡訊提示,自覺遵守防疫規定,抵京後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單位或酒店報告,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管理等防疫工作。
不主動報告或不配合防疫工作,造成嚴重後果的,將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
二是14日內有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非必須不進(返)京。
在京人員非必須不前往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旗)。
2.
環京通勤人員進返京政策規定?
答:
環京地區通勤人員按照現有的規定繼續執行,即首次進返京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此後每次進返京持14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即可,鑒於當前疫情形勢,天津方向的通勤人員每次進返京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待疫情平穩後,將及時調整。
3.
在京短暫停留是否需要進行核酸檢測?
答:
按照首都防疫政策規定,進(返)京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抵京後72小時內需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通勤人員按照現有政策規定繼續執行)。
72小時內離京的,不需要進行核酸檢測,但進返京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還是必不可少的。
4.
72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是以檢測時間為准還是報告時間為准?
答:
進返京人員在抵京後72小時內完成核酸檢測即可。
請有核酸檢測需求的市民朋友,提前通過電話或微信公眾號咨詢,預約後前往,減少等待時間、減少人員聚集。
5.
老年人、兒童的健康寶、核酸證明如何查驗?
兒童是否需要在抵京後72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
答:
11月17日起,對進返京人員要在遠端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
對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兒童、視力聽力殘疾人等群體,適當放寬、靈活掌握,只要求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就可通行,不再查驗健康寶。
對於3歲及以下嬰幼兒,查驗同行人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即可,不需要在抵京後72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
6.
抵京後72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是以後每隔72小時都需要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嗎?
答:
進返京人員抵京後72小時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即可,需要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或健康監測的人員除外。
7.
在京是否可以舉辦全國性會議、培訓等活動?
答:
嚴格控制在京舉辦全國性會議、培訓等活動。
確需舉辦的,堅持「誰舉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主辦單位要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制定專門防疫方案,嚴防涉疫風險人員參加,舉辦期間實行閉環管理,人員不得外出。
承辦活動的各類酒店、賓館,要嚴格落實掃碼登記、體溫檢測要求,不得接待涉疫風險人員。
8.
「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起止時間?
電子版和紙質版是否都可以?
答:
乘飛機、火車、省際客運班線進(返)京人員,須持登機登車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
自駕車進(返)京人員,須持抵京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前往進京檢查站查驗,檢測報告紙質版、電子版均有效。
核酸檢測報告查驗有效期為自報告出具(簽發)時刻起,至進站查驗時止,不超過48小時;
檢測結果為陰性或未檢出。
即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起始時間以檢測報告中「報告日期」為准。
9.
「14日內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中的14日如何界定?
答:
擬進(返)京日期(不含當日)前14日該縣無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即可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進京。
10.
北京有1例以上病例的相關風險地區人員出京後是否可以正常返京?
答:
北京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區人員非必要不離京。
已經離京的,可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返京。
自2022年1月22日零時起至3月底,進返京人員在抵京後72小時內需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通勤人員按照現有政策規定繼續執行)。
11.
14日內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有緊急特殊情況急需進京的是否有救濟方式?
答:
14日內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
確因重要公務需要來京的。
通過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致函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辦公室,批准後方可來京。
有來京就醫計劃的。
可通過當地醫院與北京有關醫院聯系,採取遠程醫療等方式進行會診,然後決定進一步治療方案。
有來京參加商務活動計劃的。
目前北京已嚴控各類社會機構在京舉辦全國性會議、培訓等活動,建議採用視頻形式遠程參加。
12.
進(返)京人員及環京地區通勤人員需提供這些證明?
環京地區通勤人員身份如何認定?
答:
11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2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介紹:
為適應環京地區人員通勤需求,北京警方根據進(返)京人員在檢查站的查驗記錄,綜合進(返)京時間、頻次等信息,構建了通勤人員資料庫,在通過檢查站時,對庫內人員首次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後,14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均有效。
其他不在資料庫、有通勤需求的群眾,可在進京時向檢查站工作人員,提供環京地區居住證明、在京工作證明、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居住證明可以為戶籍資料、房屋租賃合同或居(村)委會證明其中之一,工作證明須由在京工作單位出具。
上述證明材料登記後,警方將盡快完成認定工作,並納入資料庫按照通勤人員管理。
此外,居住在檢查站外的市域內居民,在通行檢查站時,無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查驗身份證後即可通行。
11月1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1場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疫情防控辦公室客運組主任崔巍介紹,2021年11月17日零時起,對進京通勤職工進行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查驗。
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進(返)京旅客,憑在京津冀地區工作證明,自11月19日零時起,可按北京市通勤人員進(返)京政策,查驗14日內核酸檢測證明及「北京健康寶」綠碼後乘車進(返)京。
鑒於當前疫情形勢,天津方向的通勤人員每次進返京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待疫情平穩後,將及時調整。
13.
自駕車進(返)京管控措施?
答:
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前往進京檢查站查驗。
對未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進返京人員,為做好服務救急,在13條進京高速臨近北京的服務區,設置核酸檢測點,群眾按要求填寫承諾書後完成核酸檢測,持核酸檢測采樣回執,予以放行。
11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2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介紹:
為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出行,在完成核酸采樣後,不必在現場等候檢測結果,但須填寫《進(返)京人員承諾書》,登記本人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以及在京工作單位和居住地等詳細情況,經檢查站查驗後進京。
需要指出的是,被檢測人員須承諾沒有限制進京地區的旅居史,並嚴格遵守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提供虛假信息或違背上述承諾的,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核酸采樣將盡快送檢,一旦出現陽性結果,疾控等部門將根據登記信息,第一時間採取應急措施,落位管控。
14.
乘坐火車、飛機進(返)京政策?
答:
須持登車、登機前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
對無有效核酸檢測證明或「北京健康寶」異常的進京旅客,拒絕進站乘車、乘機。
針對老人、兒童等無單獨使用手機號碼人員,民航局與北京市協調,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查驗措施,確保了政策的落實落細。
(11月17日起,對進返京人員要在遠端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
對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兒童、視力聽力殘疾人等群體,適當放寬、靈活掌握,只要求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就可通行,不再查驗健康寶。
對於3歲及以下嬰幼兒,查驗同行人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即可,不需要在抵京後72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
)
15.
執行限制進(返)京管控措施的「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旗)」包含哪些城市?
答:
對7個省(自治區)66個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旗)執行限制進(返)京管控措施,具體是:
吉林省(1縣):
琿春市;
黑龍江省(14縣):
密山市、虎林市 、綏芬河市、東寧市、饒河縣、同江市、撫遠市、蘿北縣、愛輝區、遜克縣、嘉蔭縣、孫吳縣、呼瑪縣、漠河市;
內蒙古自治區(9縣):
滿洲里市、額爾古納市、新巴爾虎左旗、二連浩特市、東烏珠穆沁旗、烏拉特中旗、額濟納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阿爾山市;
新疆自治區(12縣):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奇台縣、青河縣、福海縣、阿拉山口市、霍爾果斯市、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塔城市、吉木乃縣、烏恰縣、阿合奇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西藏自治區(3縣):
吉隆縣、聶拉木縣、普蘭縣;
雲南省(19縣):
江城縣、勐臘縣、勐海縣、耿馬縣、瑞麗市、騰沖市、麻栗坡縣、馬關縣、河口縣、金平縣、富寧縣、孟連縣、景洪市、芒市、盈江縣、隴川縣、瀘水市、鎮康縣、滄源縣;
廣西自治區(8縣):
東興市、憑祥市、寧明縣、龍州縣、靖西市、那坡縣、大新縣、防城區。
16.
火車站、進京檢查站外圍補測點核酸檢測是否收費?
答:
前期,為方便群眾進返京,我市在33個京內火車站和13條進京高速臨近北京的服務區,分別設立了核酸采樣點,為無核酸檢測證明人員補測,按照國家統一標准收取費用。
二、出京政策:
17.
京內涉疫地區人員能否出京?
答:
北京有1例以上(含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區人員非必要不離京。
對病例所在街道和單位人員,實行相對從嚴的要求,原則上不允許出京。
已經離京的,可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返京。
同時提醒有出京意願的人員,充分了解目的地的防控政策,提前做好准備,合理安排回京行程。
離京時,也需嚴格遵守現行的進返京政策。
三、入境人員防控要求
北京口岸入境人員在14天集中隔離期滿後實施7天集中或居家隔離(具體以社區或隔離點的答復為准,請積極配合社區或隔離點的疫情防控要求);
國內其他口岸入境滿21天人員方可進京,進京後要到所屬社區報到,並積極配合社區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1.
北京口岸入境
(1)北京口岸入境進京後是否有人管理或為何長時間等待?
答:
告知市民機場會有相關工作人員針對北京口岸入境進京人員做測溫、核酸檢測及邊檢等工作,所需時間較長,建議耐心等待,服從機場人員安排。
提示:
特別是家屬或入境人員咨詢隔離情況可參照此口徑答復市民。
(2)北京口岸入境已進京聯系不上家人、老幼病殘人員或者生病等特殊情況處置機制:
①12345熱線話務員接到群眾通過電話、網路等方式反映的北京口岸入境進京人員信息時,應詳細詢問相關情況,准確記錄從哪國入境、入境時間、入境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或護照號碼)、現所在詳細位置、目的地詳細地址、來電具體訴求等信息要素,應在通話結束後上報值班台,並在電話結束後10分鍾內完成工單記錄,點選「優先處理」標識並進行升級訴求。
針對這類重復來電,在電話結束後仍須執行首次來電要求,進行上報和升級訴求。
②訴求組安排專人負責處理「優先處理」工單,獲取工單後在5分鍾內上報政府值班人員,按照市民具體訴求,在30分鍾內電話聯系社區防控機場前線指揮部工作人員告知情況。
處理完畢後,立即與入境進京人員或其家屬聯系,告知處理情況,請其耐心等待。
③訴求組實行「一管到底」原則,若社區防控機場前線指揮部未反饋辦理情況,訴求組首次電話聯系1小時後應主動再次電話聯系進行督辦,督促其盡快回復辦理情況。
督辦情況10分鍾內報政府值班人員。
2.
其他口岸入境
(1)其他口岸入境集中隔離滿14天後能否回京?
答:
北京口岸入境人員在14天集中隔離期滿後實施7天集中或居家隔離(具體以社區或隔離點的答復為准,請積極配合社區或隔離點的疫情防控要求);
國內其他口岸入境滿21天人員方可進京,進京後要到所屬社區報到,並積極配合社區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2)市民反映國內其他口岸入境未滿21天已進京。
受理此類問題時應與市民核實並准確記錄:
①從哪國入境;
②第一入境點是哪裡;
③入境時間;
④隔離時間;
⑤入境人員姓名;
⑥身份證號碼(或護照號碼);
⑦現所在詳細位置;
⑧目的地詳細地址以及來電訴求等信息要素。
在通話結束後上報班長台,同時應在電話結束後10分鍾內完成工單記錄,點選「優先處理」標識並進行升級訴求。
針對這類重復來電,在電話結束後仍須執行首次來電要求,進行上報和升級訴求。
(3)訴求組安排專人負責處理「優先處理」工單,獲取工單後在5分鍾內上報政府值班人員,按照雙派單原則,在30分鍾內與入境進京人員來京目的地所屬區政府電話聯系並派單,同時聯系所屬區的國內其他口岸入境進京人員接轉負責人告知情況。
12345熱線明確告知此類工單辦理時限為2小時。
處理完畢後,立即與入境進京人員或其家屬聯系,告知處理情況,請其耐心等待。
針對重復來電,在獲取工單後,仍應按照雙派單原則,電話聯系並派單。
訴求組實行「一管到底」原則,若派單分中心未反饋辦理情況,訴求組首派人員在派單1小時後應主動聯系派單單位進行督辦,督促其盡快回復辦理情況。
督辦情況10分鍾內報政府值班人員。
派單2小時仍未反饋辦理情況,政府值班人員將聯系分中心主管領導督辦。
3.
入境人員防控費用規定
1月19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4場新聞發布會發布,對入境人員,除已實施的14天集中隔離食宿和檢測費用自理之外,因措施調整新增加的集中隔離食宿費用及各類檢測費用等,統一由財政承擔。
對密切接觸者等風險人員,集中隔離期間的食宿費用及各類檢測費用等,統一由財政承擔。
按照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定點機構經費有關規定,疫情防控相關經費補助僅針對在京的定點醫院、集中醫學觀察場所等產生的費用,對國內其它口岸實行隔離觀察等產生的費用,北京財政無法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