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今年如何高考
擴展閱讀
杭州快遞到山西多少錢 2025-05-14 21:28:01
廈門狐尾山塗鴉在哪裡 2025-05-14 21:17:10

北京今年如何高考

發布時間: 2022-05-08 04:46:42

❶ 我現在卡在復讀班同學和原來班同學之間怎麼辦

6月7日,2021年高考開啟,幾乎每一年,第一位走出考場的學生,都會受到眾人的追捧和羨慕,因為在絕大多數家長的眼裡,提前走出考場的孩子,必定是學習優異的尖子生。
讓我們來看看,今年高考第一個交卷的人都是哪些「大神」。
11點04分,北京人大附考點第一個出來的考生是一個帥帥的男生,他的表情極為淡定,雲淡風輕的為大家講解北京的作文考題。
海南僑中考點第一個交卷男生,長得也太帥了吧!
號稱是杭州高考第一個交卷的男生,他是體育特長生,已經有大學招收了,所以他與其他考生相比壓力應該小得多,而且大概率不是學霸,被問到作文寫的怎麼樣,他說就是隨便瞎寫的。
太原五中考場第一個走出來的考生,一個人高大的身影顯得孤寂而蒼茫。
總算是走來了一位女生,來自於萊蕪一中考場,這個胖胖的小女孩邁著自信的步伐,臉上自帶學霸氣質。
濟南九中考點,第一個出來的是一位梳馬尾姑娘,一路小跑,豪橫!
鄭州某考場第一個沖出來的是一位紅衣少年,自信到不要不要的,被問考得怎麼樣?大喊一聲:考得非常好!
這些第一個走出考場的考生往往自帶光環,受到大多數考生家長和網友的膜拜,看他們這么自信的樣子,清華北大應該沒跑了。
那麼,提前交卷的高考生真的都是學霸嗎?那可未必,第一個出來的人,如果不是學霸,往往就是學渣。
相關閱讀
15年前 那些高考故意0分的考生怎麼樣了?
我是甜瓜。
2021全國高考報名1078萬人,再創新高。
其中,河南第7年蟬聯「高考第一大省」,報名125萬人,比去年再增9.2萬人。
這幾天,網上看到一些照片,很感慨。
拍的是即將高考的同學們:
5月21日,雲南大理連發多次地震,最高震級6.4。
當地高三的學生們在露天「教室」備戰高考。
雲南考生在戶外備考
眼下的廣州,疫情仍然嚴峻。
按考試人員的不同情況,劃分了「七類人群」,包括:確診者;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紅碼、黃碼和發熱考生;普通、社會考生還有試務人員與家長。
2021高考,是63.6萬廣東考生的人生大考,更是全社會的一次大考。
廣東考生在接受檢測
河北邯鄲一高三班,全員穿上了「戰服」,
背後用英文寫著:「戰斗的時候到了!」
我還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幕:
密密麻麻的筆記
堆積如山的書本
漫天飛舞的試卷
吃飯時也不忘看題
拼盡全力的我們
這是一群辛苦拼搏的中國孩子,
稚嫩的肩膀,扛過了一路難以想像的辛苦和壓力。
中國高考,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考試,
我給國外的同事看了這些照片,
他們驚訝地咧嘴,說:好辛苦!
我說:是很辛苦,卻也很值得。
學海無涯,苦作舟,但我們為何非要吃這樣的苦?
因為值得。
01
高考寫8000字檄文的「白卷」女孩
如今怎麼樣了?
2006年,高考考場。
河南南陽,考生都聚精會神的答題,
只有一個女孩例外。
開考前已反復強調不能用雙色筆答題,但她就是用藍色和黑色筆「雙色作答」。
考試規定不允許在密封線外寫字,她卻直接將筆名「碎心飛魔」,寫在了密封線外。
規定不準在試卷上亂畫,她卻在空白處寫上了「建議體會」。
這場考試,她全程沒有作答,而是反順序四科在考卷上寫滿了自己對「中國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不滿」。
四張試卷,每張兩千多字,共寫了近8000字。
她叫蔣多多,家住河南南陽市卧龍區王村鄉蔣庄村。
蔣家有15畝地,收入只夠供一個孩子上學,而家裡卻有三個孩子。
為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學,父親做起了兼職保險業務員,每天早出晚歸跑業務,家裡能下地幹活的只有蔣多多和母親。
這個只有150多人的小村,只出過2名大學生,蔣多多也曾承載著全家的希望。
蔣多多
貧寒之家,父母卻勒緊褲腰帶讓孩子們讀書。
從小到大,他們始終叮囑「好好學習」,因為他們不想女兒和自己一樣,一輩子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
蔣多多很爭氣,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隨後,她考上了南陽八中,一所市級重點高中。
直到高二,她的成績仍處中上,這讓父母滿懷希望。
變化,就發生在高二下學期。
一次偶然,蔣多多忽發靈感寫了篇小說,她悄悄拿給上大學的表姐看,表姐看後覺得寫得不錯,提議發給報社看能否發表。
沒想到,稿件寄出後,真被一家報社發表了一小段,
這讓蔣多多深受鼓舞,她覺得自己「有才華」,其後更生出無限興趣,並想像著自己可以「出書、當作家。」
於是,進入高三後,她幾乎將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寫作上,全然忘記了學習。
《開學伊始》《天涼好個秋!》《魂斷北京城》《睡美人復仇記》《網中人》……一部接一部,所有的作業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跡。
她說自己寫了「大概100多萬字」。
有同學看過她的「著作」後,誇她有才華,
這賦予了她極大的信心。
而同時,她的成績開始一落千丈,這引起了老師和家長的注意。
其後,老師多次找她,規勸「專心學習,高考後再發展興趣」,母親也嚴厲地要求她「不要再寫了!」
但越是壓抑,少女的心就越深陷其中。
她表面上收斂,實則暗暗計劃著要在畢業前「出書」。
當然,她的「小心思」沒有瞞過眾人,在遭到了老師、家長的一致批評,她開始「恨」上了高考。
「我這么有才華的人,為什麼一定要參加高考呢?為什麼必須考規定科目呢?如果只考寫作多好……」
高考前,蔣多多已自知成績一定不好,
她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我要交白卷,要寫下萬字檄文抨擊高考!我要成為0分考生,這樣肯定會引起關注,我可能會紅,可能會真的成為一名作家!」
高考前一個月,同學們都在爭分奪秒備戰,
蔣多多卻在狂翻報紙,累積「高考檄文」素材。
考試當天,父親特意准備好陪她去考試,她卻斷然拒絕了,無奈的父親只能偷偷地去了,躲在考場外看著女兒,祈禱她一切順利。
開考後,蔣多多故意用雙色筆答題,她將自己事先准備好的素材一瀉而下,反順序四科倒寫,足足寫了近8000字來抨擊高考。
她故意還將筆名「碎心飛魔」寫在了裝訂線外。
落筆,她自覺十分快意,但走出考場,壓力就來了。
考場外,卸下包袱的考生們一身輕松,
蔣多多的心裡卻開始打鼓。
其他同學們議論著「今年的考題不太難!你覺得呢?」
她只能無比尷尬,因為她根本連題都沒有看過。
走出考場,守候多時的父親迎了上來,關心地問「考得怎麼樣?」
她怔怔地說不出話,良久終於憋出一句:「考上是不可能了,我自有打算!」
她的打算,其實就是「打工」。
不想回家,不敢面對父母,不願面對詢問。
高考前,她就開始偷偷地攢錢,為了省錢,每天只吃一個包子,父母給的生活費都被她積攢下來,當作出門打工的路費。
填報志願結束當天,她就獨自乘車去了鄭州。
到達鄭州,已是次日凌晨。
她給在鄭州的姐姐打電話,卻因關機,聯系不上。
於是,她就在鄭州火車站的廣場上游盪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姐姐聯繫上她,得知她的想法,批評她「太幼稚」,不準她一個人出去。
而叛逆的她,卻偷偷離開了姐姐的住處,獨自一人前往了山東菏澤。
到菏澤,已是次日凌晨1點,她在火車站枯坐到天明。
車站里,不少來來往往地人問:「小姑娘干什麼的?是不是想找工作?」
她都警惕地一言不答。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她開始軋馬路在市區到處尋找小廣告,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落腳處,但始終沒有結果。
身上的錢花光了,她只好失望而歸。
原來,這世上不光是理想和現實間的差距,
現實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同樣可以讓人崩潰。
回到南陽後,蔣多多不敢回家,整天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轉悠,晚上就到親戚家借宿一晚。
甚至有兩天,她跑到南陽師院校園,准備在長明燈教室過夜,但因為教室沒開,她只好到女生宿舍樓下,坐了兩整夜。
那時的她,懷抱希望也備受煎熬。
如果批卷老師不按違紀處理,那自己的事可能就不夠轟動,可能就不是0分,那所有的准備和冒險,豈不都白費了嗎?
15年後,她回憶當時的情形:
「那一段壓力特別大,好幾次想死。」
終於,她還是熬到了6月23日,班主任打來了電話。
母親問:「是不是出成績了?」
班主任嚴肅地說:「不是,讓蔣多多明天到校一趟。」
第二天一早,蔣多多就到了校,老師遞給她一張「考試違規處理決定書」,讓她簽字。
那一瞬間,她幾乎跌坐在地上,忙問:
「怎麼只有一門違規呢?應該是全都違規啊!」
然後,她顫抖地將自己故意違規的事說了出來,
班主任沉默地看著她,許久嘆口氣說:
「上級只發了這一門。」
蔣多多急哭了:「不對,我四張卷全用了雙色筆,應該都是0分啊!怎麼就文綜一門0分呢?!」
後來,她才知道,隨手做的選擇題和違規試卷並不在一起,因此其他三門選擇題加在一起得了114分。
蔣多多慌了,她哭著求老師給她指條路,
但事已至此,老師也只能搖了搖頭。
蔣多多仍然不敢回家,對父母的愧疚讓她無法自拔。
那年夏天,她主動聯系了媒體,希望通過輿論能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
確實有幾家媒體來了,但感興趣的內容並非教育問題,而是蔣多多個人的問題。
父母最後是通過報道才得知了女兒的事,
二老失望後仍表示:「砸鍋賣鐵,讓娃復讀一年。」
然而,蔣多多看著滿面風霜的父母,最終搖了搖頭。
蔣多多的父母
後來,學校和南陽相關部門送來了書,她收下了。
而當地教體局、婦聯、鄉政府給她送來的衣服和500元錢,她說什麼都不收,被硬留下後,她逼著母親讓已經走出很遠的鄉政府員工冒雨回來,把錢拿走。
那天,她哭得很傷心,邊哭邊說:
「如果是精神上的鼓勵,我心存感激;但物質上的幫助,特別是直接送錢,是對我的侮辱,我不會接受。」
其後,蔣多多曾求姐姐幫忙列印「作品」,並將其中一部分傳給了一些出版社,然而卻再沒有等到迴音。
她還曾把小說發到網上,依然水過無痕。
2007年,南陽市卧龍區王村鄉蔣庄村。
雨後的田野濕漉漉的,踩過去,兩行深淺的腳印。
被瘋長的麥苗淹沒的芝麻地里,蔣多多和母親蹲在芝麻地里,吃力地薅著草。
7月的正午,陽光炙熱。
陽光下,她滿頭大汗,兩手泥漿。
母親在旁邊催促著:「快點薅,再晚就撂荒了。」
那是19歲的蔣多多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轉眼15年過去了,
那個愛好寫作的重點高中畢業生,再沒寫過一本書。
後來她早早地嫁了人,婚後生活在農村,
重走著父母曾拚命將她推離的路。
再見蔣多多,她正從繁重的農活中抬起頭,
我問她:「後悔嗎?」
她怔了一下,幾乎是沒有遲疑地點了下頭。
我問她:「能否看看你曾經寫過的書?」
她搖搖頭,將眼睛望向面前的田野。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不是這樣不好,只是她本可有更多選擇。
人的一生,看起來很漫長,
但實際上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那幾個關鍵點。
我想她真正後悔的,是沒多讀些歷史,否則便知:
在隋唐科舉制度出現之前,魏晉南北朝的門閥們就早已壟斷了知識,讓平民根本無法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是科舉制度的出現,讓寒門士子也可以通過科考改變命運。
高考制度,雖不完善,
卻是從古至今,
留給寒門的唯一清晰可見的通路。
02
2008年的「白卷」男孩,還好嗎?
2008年高考,安徽考場。
一名19歲的考生故意在每張試卷的答題卡背面寫上了「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號是×××……」
然後,在題紙上洋洋灑灑寫滿了所謂「教育宣言」,
最後,以交白卷的方式,轟動全國。
徐孟南,1989年生人,家中貧寒。
家中四個孩子,全靠父母務農拉扯供養。
從小,徐孟南的成績還不錯,但高二開始,便抵觸學校課程,成績逐漸下降。
200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的徐孟南交了「白卷」,他覺得自己很有想法,渴望以這樣的方式獲取媒體關注,然後宣傳他自創的所謂「教育理念」。
最終,他總分161分,順利落榜,
他的「教育理念」,無人認同。
此後,落榜的徐孟南輾轉在全國各地的工廠:組裝廣告箱、製造井蓋、包裝衛浴產品、生產說明書……
臟活累活,幹了個遍。
期間他多次試圖換工作,都因只有高中學歷而被拒之門外。
徐孟南的高中畢業證
在汗流浹背的車間,在咬緊牙關的搬扛中,
他一次次痛哭失聲後,終於明白了為何父母勒緊褲腰帶也要讓自己參加高考。
吃盡生活的苦後,他明白了「讀書才是最好的選擇」。
2012年7月,23歲的徐孟南結婚了,
但這樁婚姻只在疲於奔命的日子中堅持了4年,便草草結尾。
2017年末,徐孟南下定決心重回考場,10月23日,他回到老家蒙城報了名,邊打工邊備戰2018年高考。
在工廠里,會戴上耳機抓緊時間學習
曾經他的成績可以上二本,
但十年光陰,早已今非昔比。
最終,他被一所中專錄取了。
曾義無反顧交白卷的徐孟南,前往中學勸學
如今,已經32歲他,中專即將畢業。
當年同窗苦讀的同學,很多都已風生水起,
而他,必須用更艱辛的努力,去追回失去的一切。
再見徐孟南,是在一家中學的門口,
他掛著橫幅在勸學,上面寫著:
「0分註定是錯誤,是傷害,請勿模仿我們。」
有同學路過,好奇地看著,
他會一次次認真地說:
「知識改變命運,一定要珍惜機會。」
這個道理,他用人生最好的10年,才終於弄懂。
03
那些年交過的白卷
2007年高考,湖南瀏陽考場,
18歲的陳聖章交了白卷,4門科目全0分。
順利落榜後,他做過葯品推銷、保險公司業務員、公益活動策劃、夜總會營銷員等……一直摸爬滾打,每樣工作都很艱辛做不長久,頻繁跳槽。
其後,他做了兩次生意,都以失敗告終。
如今,他開卡車運方土,早七點開工,晚10點收工。
‍網路示意圖
可怕的不是辛苦,而是三十已過,我卻越發迷茫。
再見陳聖章,他對高考零分的行為不再「豪情萬丈」。
經過生活的打磨,他說:自己當時想得「太簡單」,「一個人的作用很有限,難以改變現狀」。
2008年高考,雲南鎮雄考場,
18歲的吉劍交了白卷。
他生於貧苦農家,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父母一直寄予厚望。
從小,吉劍就很有數學天賦,數理化都很棒,
但他偏科嚴重,英語不管如何學都學不好。
2007年高考,吉劍名落孫山。
父母借錢供他復讀,但吉劍明白,英語就是他通往大學路上的一道高牆,很難逾越。
於是,在復讀期間,他拚命地寫數學論文,寄往各地高校,希望能夠獲得破例招生。
然而,他並沒有收到一所高校的回信。
於是,他開始對高考制度充滿恨意。
2008年的高考,吉劍不僅違規將名字學號都寫在了試卷上,還狠狠地抨擊了高考制度,並寫下了他對數理化的認識。
高考後他一直輾轉各地打工,
餐館雜工、建築小工,海報派發……
他睡過公園長凳,撿過垃圾換錢。
兜兜轉轉了數年後,幸運的他通過電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活逐漸步入了正軌。
但回想起最初的打工生活,他泣不成聲,稱自己「像狗一樣活著」。
再見吉劍,是在杭州,
在商場翻滾多年,早已褪去了曾經的稚氣。
提及往事,他說:「高考對普通人而言,還是個公平的上升通道。所以沖動的學生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畢竟在沒想清楚自己的人生前,高考還是人生很重要的事,千萬不要為了博眼球,就把高考當兒戲。」
2010年高考,又一個白卷考生誕生了。
他叫張皎,也曾是個成績優異的學生,但在考上重點高中後,與周圍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讓他產生了厭學和抗拒。
那年的考場上,他在每張試卷中都留下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不生則死」這16個大字。
也如他所願,張皎以0分高考成績,一舉成名。
他之後立下豪言壯語:「10年成為中國首富。」
可之後,他卻走上了犯罪道路,
求職屢屢受挫,製作偽卡消費套現,被判入獄。
太渴望成功卻走錯了道路,
目空一切的少年,葬送了自己。
人總是在真正失去後,才知道自己失去的究竟是什麼。
04
他一路乞討進大學
那些輕松坐進考場,卻任性交白卷的人比,
朱閱陽的高考之路,一波三折。
2014年8月31日的廣州,悶熱難耐,
這天,是新學期開學的前一天,
一群孩子們正在家長的陪同下參加「開筆儀式」,
然而,就在不足百米之外,
12歲的朱閱陽,正在獨自乞討。
館內,同齡人在拜孔子、點朱明智,好不熱鬧……
館外,是朱閱陽的心急如焚,
明天就要開學了,學費還沒有著落。
天氣異常酷熱,他沒捨得買一瓶水,
有同齡人好奇地過來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小手卻一直死攥著筆,在面前的紙上寫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沒有人,比他更知道這兩句詩的意義。
此時,父親帶著8歲的弟弟在中山八路乞討,
母親和哥哥,在另一條街邊磕頭討生活。
命運,從未眷顧過他的家。
父母都是殘疾人,哥哥出生就患有小兒麻痹。
朱閱陽和弟弟,是家裡僅有的「正常人」。
乞討,是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
圖片來源:新快報
底樓逼仄的出租屋,十幾平米,蝸居著一家五口。
每天爸媽和哥哥在外乞討,
放了學,他便趴在家門口的地上寫作業,
最深的貧寒,連一方書桌都是遙不可及的夢。
除了校服,朱閱陽從沒穿過一件新衣,
但他總能想盡辦法從學校拿回新的獎狀,
漸漸地,貼滿了整面牆……
拚命讀書,是他能向命運所做的唯一反抗。
周末,別的孩子都去科技館、動物園,他卻主動外出乞討,幫家裡減輕負擔。
2017年8月,閱陽的中考成績出來了,
成績很好,但5萬學費,讓全家一夜未眠。
第二天,爸爸對他說:「閱陽,5萬元實在是拿不出來,可能這就是咱們的命,要不早點出來打工吧」。
但朱閱陽不認命,他說:「爸,我可以找一所最便宜的讀嗎?我想參加高考,想上大學……」
話沒說完,眼淚就已打轉。
看著孩子的眼神,那一刻全家決定撐到底。
每天3元飯費,閱陽也拚命勒緊肚子,攢出一元租書。
知道兒子的難處後,老朱沒吭聲,
但那天之後的每個中午12點,他都會拖著殘疾的身體把飯菜送到學校,隔著圍牆看兒子吃完再回家。
一天,閱陽回家,看到媽媽正趴在路邊乞討。
烈日當空,他實在心疼,就站在媽媽身邊撐傘。
媽媽氣得一直推他:
「你快走!你這樣我怎麼能要得到錢呢?」
當時,閱陽的眼淚落了下來,「我不管!我不走!」
那個悶熱的下午,母子倆一趴一跪,直到天黑。
當晚,他在日記中寫道:
「若生活處處是高牆,
你越不過,大不了就鑿。
只要鑿出縫,就會透出光。」
2020年7月,高考成績發布。
朱閱陽以607分考上了一本重點,廣東工業大學。
看到大學錄取通知書,
飽經風霜的一家人露出了最燦爛的笑容:
「原來夢想,真能實現!」
圖片來源:新快報
6年苦讀,那個沿街乞討的沉默少年,終於為自己贏得了一張改變命運的入場券。
有人說,即便拼盡全力,他也不過站在別人的起點。
命運公平嗎?
當然不。
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
但假如你不是那個被偏愛的人,
除了奮力一搏,你別無選擇。
甜瓜說
又一年高考,當我們再度與當年的白卷生對視,
每一雙眼中,都盛滿了悔意,無一例外。
「當初,我要是好好讀書,就好了。」
然而,當他們遍嘗艱澀,殷殷叮囑後來者,
卻仍有許多「不信邪」的孩子,重蹈覆轍。
是的,讀書很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會更苦。
曾有篇《華為年薪百萬聘用8名博士》的文章霸屏,
這8位博士,最高年薪201萬,最低年薪89.6萬。
這8位博士,兩位出身寒微,一位來自偏遠山區。
讀書,真能改變命運。
應試教育,誰是真正的受益者?
答案是:寒門子弟。
所以,別埋怨學習難,那是你翻身的牌;
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曾經的我,也覺得高考難、讀書苦。
可一路走過千山萬水後才發現:
那段心存期待,拼盡全力的時光有多純粹和美好。
只可惜,現在的我再也回不去了。
但幸好,乾坤未定,你們仍可成黑馬。
所以今朝高考,最好的祝願都給你們,願你們:
懷鴻鵠之志,心嚮往之,終而至之;
山河染心,歲月成碑,
為國、為家,不負青春韶華。
高考加油!
—THE END—
內容:北國小甜瓜原創
圖片:部分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點個在看,高考加油

❷ 北京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從2020年起,北京市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門科目選擇3門進行高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並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

❸ 孩子學籍在河北,上學也在河北,高二時因積分落戶轉為北京戶籍,如何辦手續在北京高考

你問:孩子學籍在河北,上學也在河北,高二時因積分落戶轉為北京戶籍,如何辦手續在北京高考?
我看了2022年報名條件,其中有這一條:因升學原因將戶口遷入我市集體戶口的學生,除下列情況可在限定范圍內報名外,其他情況不得報名:體育類中專校集體戶口的應屆畢業生,只能參加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考試;藝術類中專校集體戶口的應屆畢業生,只能參加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建議你去落戶地所屬教育局招生辦咨詢一下,早做准備!

祝你好運!

❹ 北京高考時間2022具體時間科目安排

北京高考時間2022具體時間科目安排如下: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包括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學考等級考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由考生自主選擇3門參加考試。考試時間為6月7日至6月10日。

其中,外語考試分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六個語種,由考生任選一種。統考英語聽說考試與筆試分離,實行計算機考試,一年兩次考試,第一次考試於2021年12月11日進行,第二次考試於2022年3月19日進行。其他外語(非英語)考試使用全國卷,聽力考試一年兩考,第一次考試於2022年1月8日進行,第二次考試於2022年6月8日進行。

語文、數學、外語滿分均為150分。英語聽說考試滿分50分,其他外語(非英語)聽力考試滿分30分,取兩次聽說(聽力)考試的最高成績與其他部分試題成績一同組成外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學考等級考科目成績按要求進行折算,每科目滿分100分。

語文、數學、英語及學考等級考各科目均實行網上評卷。

2022年北京市高考報名條件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具有北京市正式戶口,或符合《2022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京參加高等職業學校招生考試實施辦法》(京招考委〔2019〕17號)規定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或在北京定居並符合報名條件的外國僑民(須持公安機關簽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❺ 北京高考體育考什麼項目女生

女生必考項目為800米跑,選考項目為仰卧起坐或前置實心球二選—,籃球運球、排球墊球、足球運球三選—。
高考體育考試項目分為身體素質項目、輔助技術項目、專項技術項目三部分。專業考試成績滿分為300分。
在高考體育考試之前,考生需要認真學習考試規則,以及所需要參加的各個考試科目的得分標准,這樣能使自己更容易,更准確地獲得高分。

❻ 北京異地高考新政策2021

法律分析:子女報考北京市高等職業學校入學考試,應提交父母的下列證明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1在京居住證:北京市戶口簿、居住證或工作居住證。

2戶籍證明:父母子女在同一戶口簿內,提交戶口簿;父母子女不在同一戶口簿內,須提供北京市公證處出具的子女出生證明、獨生子女證明或親子關系證明。

法律依據:《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京參加高考工作方案》 (1) 應用條件

農民工及其隨遷子女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考北京市高職院校。

1農民工持有有效期內的北京市戶籍證、居住證或者工作居住證。

2農民工在北京有合法穩定的住所。

❼ 北京高考最新政策

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長生加分政策,主要為了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於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會的議論。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檔」、「增加10分投檔」和「優先錄取」3種加分形式。參加高考的學生擁有體育、文藝等方面的專長,又經過了專業部門的測試,在考試成績之外給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應試教育體制下,鼓勵學生注重全面素質提高的一項措施。

法律依據:《國家教委關於高考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 普通高中會考已經結束的省,經省教委研究並報省政府同意,可按照我委教學〔1990〕012號文確定的高考科目,有步驟地實施高考改革試點。

第二條 各高等學校,應按照我委高校學生司發出的教學司〔1990〕061號文提出的系科、專業選組建議,確定高考科目組。除經批准外,一般不宜另作選擇,以保證改革試點取得經驗。

第三條 中專、技校、職業高中的畢業生,工作滿兩年者,經所在單位批准,可直接參加高考。但職業高中的應屆畢業生應按5%左右推薦(具體辦法另定),直接報考高等院校。

第四條 高等藝術院校附屬中學的應屆畢業生須參加省級普通高中會考中政治、語文、歷史、地理、外語五科的考試。考試及格並達到規定等第(另定)要求者,可直接參加高等藝術院校的專業考試;報考高等藝術院校的普通高中畢業生,須通過九門高中會考課程(其中政治、語文、歷史、地理、外語須達到國家教委規定等第)後,方可參加高等藝術院校及系科的專業考試。學校按有關規定進行錄取。

❽ 北京高考政策內容

法律分析:2024年北京高考政策內容可以參看《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

法律依據:北京教育考試院高等學校招生辦公室發布的《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 四、招生章程 高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關規定製訂本校的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會公布有關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涉及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本科、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招生計劃分配的原則和辦法,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教學培養使用的外語語種,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進檔考生的錄取規則(如對加分成績的使用、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及有關程序,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證書種類及其他信息,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高校的招生章程必須經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核定後方能向社會公布,公布後不得擅自更改。有關高校制定的特殊類型考試招生辦法須符合相關規定,且不得與本校招生章程內容相違背。高校特殊類型考試工作方案和招生辦法經學校黨委常委會研究確定後,報屬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核定。學校法定代表人應對學校招生章程及有關宣傳材料的真實性負責。高校依據招生章程開展招生工作。 高校應按教育部要求將本校招生章程上傳至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陽光高考」招生信息發布及管理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

❾ 北京高考新政策2021

法律分析:從2020年起,北京市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門科目選擇3門進行高考。即「語數英+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任選3科)」

法律依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三、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建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三)開展高考綜合改革

1.統一高考招生改革

(1)統考科目。從2020年起,北京市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

(2)英語考試。從2018屆考生起,英語聽力分值保持30分不變,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兩次考試,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進行,取聽力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總成績分值不變。

(3)成績構成。從2020年起,參加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的考生的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其中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即高校招生錄取總分滿分值為750分。

參加高職(專科)統一招生錄取的考生,採用「統考+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招生模式,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組成。招生高校根據各專業培養需求從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定2門,所選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生成績需達到合格。

(4)錄取方式。實行高考志願考後知分填報,普通批次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平行志願投檔。在總結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並為本科二批經驗基礎上,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並為本科普通批。

2.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

除統一高考外,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包括高職自主招生、單考單招等形式,推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逐步使高職分類考試招生成為高職招生的主渠道。高職院校對普通高中生和中職生分別制定測試辦法,普通高中學生綜合考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高中生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情況和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中職生在文化課筆試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

3.綜合評價錄取改革

充分借鑒其他省份的經驗,在部分高校探索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改革試點,綜合評價錄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面試成績、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高考成績佔比原則上不低於總成績的60%。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院校范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二)做好政策宣傳解讀

(三)強化高考綜合改革的基礎保障

高考綜合改革對普通高中的基本設施、教師隊伍和考試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現有師資、教室等教育資源面臨嚴峻壓力。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積極支持,做好我市高考綜合改革相關條件的保障工作。

❿ 北京高考數學多長時間

2個小時。
2021北京高考數學考試時間為:6月7日下午15:00至17:00,共2個小時。
高考數學試卷時一般選擇題和填空題每道題的答題時間平均為3分鍾左右。做大題時,基礎題型每道題的答題時間平均為10分鍾左右,難題可以適當多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