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打算考廣州七中,有哪位廣州七中的同學能回答下我問題
不貴,有衛生間。
飯菜很好吃。價錢比一般學校差不多
如果進了重點班,自己努力一點的話,。考上北大很正常。
開放的。 但不必修
手機可以帶。上課需要關機
都差不多吧。。理科文科都一樣
⑵ 請問:廣州的中小學生,七中、廣附、育才試驗和十六中那個學校好
那麼多家學校中,廣附各方面是最強的,其次7中和十六中基本相差不大,最後就是育才中學了
對於你住的地方,相對來說則是廣附反而路途最遠,其他幾家都差不多(育才是剩下幾家最遠的了)
所以我還是建議選十六中吧,當然最好還是廣附,其實也遠不了多少,遠一點而已都仍然是在老市區
⑶ 廣州七中實驗學校初中部怎樣
廣州七中實驗學校初中部挺好的。
廣州市第七中學實驗學校是越秀區政府2016年12月批准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由原廣州市越秀區鐵四小學、廣州市鐵二中學合並而成。借力百年名校七中的發展平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取得歷史性突破,特色項目愈加鮮明突出,一些項目在越秀區、在廣州市逐步起到標桿和引領作用。
⑷ 廣州市第七中學好不好請盡快回答!
七百多分的話要看滿分是多少如果滿分是八百或九百的話那我建議你考七中,那所學校的教學質量不錯,如果學校里有人攀比的話你不攀比不就行了嗎?祝你學業有成。
⑸ 廣州七中排名前50,考上華附、省實、執信的把握有多大
華師附中的機會大點...
⑹ 廣州市七中,十六中,四十七中,培正中學,這幾所高中比較
如果你成績比較好,建議你去7中,重本率還是比另外三間要高的,可以留長發,而且7中會有尖子生,每年都有幾個清華北大的。
七中培正之隔20米,兩件學校都是紅牆綠瓦,很古色古香,超級好看,周邊挺多東西吃,附近有公安局,治安比較安全。
16中在馬路邊,與省人民醫院相連,學校很小。
培正、16中不能留長發,如果這兩間相比,我個人比較喜歡培正。
47中我不太了解……很少聽到它的名聲……
⑺ 廣州七中還是十六中好
嗯嗯,我也在想這個問題。22號就要考試了,可七中、十六中和廣外附中都是同一考試時間。。。。。
現在,我來給你歸納一下:
論環境,十六中比七中好
七中的課室很陳舊;
而十六中比較漂亮。
論交通,那就看你自己家了。
可假如你是坐車上學的話,我建議你去十六中,因為十六中面向馬路,坐公交很方便,做私家車的話,也容易泊車。
而七中則是在一條小巷裡,很難開車進去。而且從5月31號起,培正路的車站封閉了,沒車坐。
我建議你還是找一間離你家近的中學,上完晚自習之後容易回家。
論錄取機率,首選七中。
因為十六中有以上優點,故去十六中報名的人較多,假如你成績一向很好,能夠在幾千人之中脫穎而出的,那你就去十六中。
如果你對自己沒什麼把握的話,那就去七中咯,七中比較容易考。
十六中還有一個缺點,就是那裡的漂亮GGMM太多了,要是我去到那裡,絕對會無地自容~~
哎~話就說到這里,祝你能考好!
我是廣鐵一小的,有空聯系。QQ:378203201
⑻ 越秀應元七中前三名(廣州越秀七中東山是重點學校嗎)
2020年是廣州市小升初全面搖號元年,「教育重鎮」
越秀區
首當其沖。擔心搖號進入薄弱公辦的家長半年前喊出「振興東環,騰飛
五羊
,創新四十,再造豪賢!」的口號,為自己提振信心。2021年1月初越秀區各初中學校初中一年級期末考結束,東環、四十中確實交出了一份堪稱出色的成績單。幾乎每個學校最高分都在500上下(總分540),證明「牛娃」各校都有;東環成績最好的班平均分與16中相近,40中成績最好的班平均分超過了育才中學,這也佐證了越秀區初中各校教育培養能力並無顯著差別。
半年過去,生源重新洗牌的越秀區各初中初步呈現出「優勢均衡、差距縮小」的良好局面。南都教育聯盟以越秀區初中一年級考試成績為調查樣本,從各校最高分、各校班平均最高分、全年級平均分等維度收錄數據。希望這份調查能給徘徊在「小升初十字路口」的家長們提供有效參考。
越秀區初一期末考榜單匯總
單人高分榜:東環最高511 全區最高520.50
新政的實施使得民辦學校優質生源有所減少,公辦學校生源迴流,各所初中學校的生源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讓 「牛娃」的去向面臨更多變數。從越秀區各校的初一最高分(以5科中考計分科目統計)排行榜中,可以看出,「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越秀區內共27所公辦初中,6所民辦初中。2021年1月中旬,各初中學校初一期末成績出爐。從各初中學校初一年級期末成績最高分統計可以看出,越秀區內公辦學校及熱門民辦學校均存在500分上下的最高分。省實以520.5的最高分成績排名第一,七中最高分517和執信最高分513緊跟其後。
此次越秀區各中學初一期末統考,一些在派位時曾受「冷落」的學校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東環中學期末五科最高分達到了511分,躋身前列。在去年越秀區搖號分組中,東環中學所在的第一組對口小學為東風東路小學、農林下路小學、育才小學、水蔭路小學,四所對口小學為對應初中學校提供了不少優質生源,據南都記者了解,東環中學此次期末統考最高分學生畢業於東風東路小學。四十中年級最高分498.5分,這位同學小學畢業成績為287分,在290分較為普遍的越秀區並不搶眼,這也許能說明在適合的學習環境中有利於激發學生更多潛能。
不同初中之間的最高分存在著細微的差異。往年的家長心目中的熱門育才實驗中學期末最高分為500分,二中應元僅有一人總分超過500分,490-500分數段數據目前暫缺。鐵一中學目前已知最高分為499分,但鐵一中年級前十之間分數差距十分微小,總分493分大約在年級排名前十。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省實500分以上高分段全年級估計超過30人,過半來自南山班;今年區屬(不含市屬中學)總分第一517分(5門)、701分(7門)的同學來自七中,該校初一年級總分超過500分學生至少有5人。
優秀班級榜:東環超過十六中 四十中超育才
每個學校不僅有MVP的個人,也有代表年級頭部成績的優秀班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牛娃」群體在全年級的領頭地位。雖然省實南山班未能了解到具體班級平均分,兩個南山班據稱有超過16名同學在500分以上,班級平均分估計在490-480分區間。廣大附中、執信、二中這幾家「豪門」平均分最高班成績都保持在470分以上的水平,七中平均分最高班為464分,也較為接近。
強校依然強,而更讓人驚喜的是,一些原來相對薄弱的公辦學校在這一項有了突破性的成績。其中,東環中學表現突出,30人小班制的平均分最高班達到458.5分,超過了十六中班級平均分最高班5分。四十中的平均分最高班443分,與三中平均分最高班僅差4分,比育才中學班級最高平均分多出3分。半年前家長們希望的「振興東環,騰飛五羊,創新四十,再造豪賢」,半年後的初次「閱兵」,東環和四十中可堪稱「不負所託」。
為了完善越秀區各初中優秀分段數據,針對部分無法獲得班級最高平均分的學校,南都教育聯盟收集到450-460分段的多校年級排名,可供家長進行定位參考。從數量和排位上看,優質生源在各校均有著相當規模的數量分布。以部分學校A級分段排位情況作為參考, 省實460分的成績約在年級 171名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省實初一共14個班近700人,廣大附、執信11個班,二中10個班,其他大部分學校為6-8個班。七中465分以上人數估計為80人左右,明德465分以上人數約72人;僑外和鐵一中學450分以上人數約有100人,培正中學約有80人;十六中實驗460分以上約有70人。在這個統計維度,四十中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450分年級排名47,和八一中學差距不大。
年級平均分榜單:明德、應元、七中7科均分三甲
從期末考年級平均分看,越秀區各個學校五科總分各校年級平均分集中在422到350分之間。
盡管在搖號新政實施的前提下,民辦初中的生源質量有了一定的變數,從這次
越秀
區期末統測成績上來看,民辦初中依然有精彩表現。民校二中應元和明德實驗分別以年級均分422分(5科)和573.79分(7科)的成績,位列全區第一。按七科分數統計,明德、應元、七中均超過570分位列前三,互相之間差距不超過2分;執信、鐵一中年級平均分為540分區間。
而基礎相對較弱的學校,在全年級7科平均分這一項目上鮮有突破500分大關,還有較大空間要追趕。東環中學、四十中學、省實越秀在這一項分數很接近,分別拿到了479、477、473。五羊中學448分、豪賢中學445分,有一定差距。(注:省實初一期末地理、生物未參加越秀區統考,故無七科年級平均分可參考)。
業界分析
搖號後生源差距明顯縮小 薄弱學校「進取心」更強
成績是有力證明,學校管理者又是如何分析和評價全面搖號之後,給越秀區初中教育帶來的變化?
薄弱公辦入學平均分提高10-15分
廣州市第十七中學
黨委書記(
廣州市第四十中學
原校長)曾建全認為,新政之下生源有三個變化,一是公辦、民辦學校之間生源差距大大縮小;二是公辦之間生源差距縮小;三是原來生源相對比較薄弱的學校生源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他介紹說,2020年小升初的搖號新政之後,原來中部的公辦學校(如十七中學)生源質量明顯提升,特別是290分以上的學生增加較多。原來相對薄弱公辦學校(如四十中學)270分到290分之間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加,290以上的學生稍有增加,薄弱公辦初中入校平均分大致提升10至15分。
曾建全以十七中和四十中為例介紹,搖號新政實施後,十七中的生源明顯有所提升,特別是285分以上生源增加較多。從本次全區期末考試中考科目統考的數據來看,一個學期下來,十七中的優秀率比過去提高近7.5%。全科合格率比過去提高了將近16%。而四十中的成績上升的幅度非常大,優秀率達到了10.25%,全科合格率達到了43.8%,比新政之前大幅度提升。
另據南都記者了解,往年十六中實驗(原恆福中學)能留到40-60人290分以上生源,2020年這一數據突破了150人,生源大幅度提升。此次初一期末考試,460分(5科)以上的學生接近70人,最高分505分,充分體現出優質結果。
「出口」「入口」算細賬 薄弱中學加工能力更強
小升初的搖號新政,哪些類型的學生會受益呢?曾建全覺得應該要先了解不同分數段學生中考「入口」和「出口」情況。「從中考入口和出口加工能力來看恰恰是薄弱初中加工能力較強。」曾建全以多年的初中管理經驗總結:一些成績較好的孩子在薄弱學校反而成績提升較大,一些成績一般的孩子提升幅度更大;往往有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在民辦學校,最後中考沒有體現出較強的加工能力。
他分析道,按照全市小升初總體成績來看:290分以上這一分數段的學生是中考優投線以上的有生力量;280分至290分的是考取示範性高中的主力;270分至280分這一分數段的學生,是考取示範性高中的可加工力量。
新政前,全市優質民辦學校290分以上生源佔比90%左右;優質公辦初中入校平均分在285分附近,較好的公辦初中入校平均分在275分附近;薄弱公辦初中平均分240分附近。
不同層次學校出口情況:優質民辦初中中考平均分大多在710分(總分810分)左右;公辦優質初中平均分大多集中在630分至670分之間;較好的公辦初中平均分大多在590-630分之間;薄弱初中平均分大多在560分至590分之間。毋庸置疑,入口生源質量對出口成績的影響是決定性的。但是對不同層面孩子的加工能力跟入讀學校名氣沒有關系,跟學校的嚴格管理、教師的敬業精神、學生的鬥志激發等具有正相關。
越秀師資很均衡 薄弱公校為出成績管理更嚴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曾建全指出,家長一直對薄弱學校存在誤解,總是認為薄弱學校師資不行,學校管理也不行,而事實並非如此。他解釋道,師資方面,在越秀區里學校與學校之間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區別,每一位老師都是通過公招招進來的,大家的起點都是一樣的,而且越秀區公辦學校師資的平均年齡大概是集中在41至48歲這一個梯度,正是干教育的好年齡,這個群體有非常豐富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所以教師的水平、素質、管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在管理方面,恰恰是薄弱學校的管理更嚴格,「因為這些學校想出成績,想提升質量,這意味著必須依靠更嚴格的管理、更強有力的措施才有可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以四十中學2020年中考為例:2020屆初三當年入校290分以上孩子為零,但是中考中達到優投線以上孩子有8人,其中陳同學入校282分中考733分,嚴同學入校264分中考719分。此次四十中初一期末考試5門最高分498.5分的同學,入學成績為287分,這都體現了薄弱公辦初中的加工能力。
統籌:尹來 游曼妮
采寫:南都記者 游曼妮 葉斯茗 實習生 黃婧
編輯:游曼妮 實習生 黃婧
制圖: 實習生 黃婧
:30626
⑼ 廣州六中與廣州七中哪個好還有一些關於執信和三中精英班的問題
我是六中的。但是初中是培正的,所以對七中也比較熟悉。
1、校園環境如果喜歡古色古香的,那就去七中吧,七中培正都是紅牆綠瓦,綠樹成蔭的。六中不是這種風格的,樹木比較少,是圓頂白牆的歐式建築,看起來都是比較現代的。
2、住宿環境,我只在六中住過,有空調,雙層床,每天早上6點半會放廣播吵醒你。因為六中強制性晚修的,所以大家都是做作業到十點才回去,如果你回到宿舍還要做作業,那就要自備小桌板。
3、學校周邊,七中周邊很多小吃,大家都寧願出去吃飯而不在飯堂,而且車不多,比較安全,但是那邊小偷比較多。而六中是封閉式管理,早上去到學校開始到9點晚修完,如果沒有放行條的話,是不能出去的,周邊的小吃比較分散,而且不便宜。
4、師資,個人覺得六中師資還是比較好的,畢竟最後高考的重本率還是比七中要高。六中的教師面試都是只招研究生以上的,而且6中有很多很牛X的老師。
5管理制度,我剛剛也說過了,六中是全封閉式管理,從高一開始就有晚修。而七中中午晚上都能出學校,高一高二無晚修。
6校風學風,七中歷史比較悠久,歸屬感會比較強一點,即學子對學校的愛比較深。而六中是黃埔軍校前身,個人覺得文化氛圍沒有七中這么好。但是學風兩者應該差不多的
⑽ 關於廣州七中、16中、鐵一、培正.
七中最好,歷來都是越秀區公立學校的龍頭。要穿校鞋。
以前是十六鐵一好於培正,不過從近幾年的成績來看,十六鐵一出現了滑坡培正有了提高。不過培正要剪短發,周一穿校鞋。
你如果要考的話最好報七中,下一志願報培正。如果覺得其中把握不大的話建議報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