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什麼溝

深圳什麼溝

發布時間: 2023-08-12 13:32:54

A. 改革開放前深圳叫什麼「深圳」地名的由來

改革開發前深圳的曾用名有:寶安縣、新安縣。「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於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

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深圳什麼溝擴展閱讀

深圳的地標建築

1、電子大廈

1981年1月20日,深圳第一座地標性建築——電子大廈,破土動工,次年8月竣工 。樓高20層,69.9米的高度,成為當時深圳第一高樓,並且在以後的歲月里,擔負起帶動深圳一個電子工業的重任。

2、國貿大廈

電子大廈建成後不久,1982年,一座在中國改革開放歷史上無法迴避的建築——國貿大廈拔地而起。國貿大廈共53層,160米,是我國建成最早的綜合性超高層樓宇。從1982年10月至1985年12月29日共37個月即竣工,以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建成。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創造了上的新記錄。

3、賽格大廈

賽格廣場是華強商圈最具特性的寫字樓,是有深圳賽格集團投資興建,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鋼管混凝土結構大廈。總高355.8米,總建築72層,地上72層,地下4層。總建築面積達到17萬平米,是深圳市跨世紀的標志性建築,建成時為深圳的第二高度,僅次於地王大廈。

賽格廣場的電子市場更是揚名全國。營業面積達到了40000平米,匯聚3000商家。成交額佔全國電子產品總成交額的三分之一,年銷售額40-50億元。

4、平安國際金融中心

平安金融國際中心,位於深圳市福田商業中心區地段,福華路與益田路交匯處西南角,毗鄰購物公園,與深圳會展中心相對,該樓發展為一個包括商場、寫字樓及酒店的大型商業綜合項目。

5、京基100

京基100位於羅湖蔡屋圍金融中心區深南東路5016號,地處羅湖蔡屋圍金融中心區商圈,它是由深圳知名地產商—京基集團傾力打造,由國際著名的英國TFP擔當設計。

建築外形簡潔流暢,彷如傾瀉與城市中的瀑布,演繹「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項目總面積逾60萬平米,建築高度448.1米。

B. 深圳的來歷是什麼

深圳名字的由來?

深圳市前身為寶安縣。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因深圳河流經,河溝深浚得名。康熙《寶安縣志》卷3:惠民橋「在深圳河溝深浚,凡遇雨潦潮漲,往來維艱,更有不知深淺,動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巡檢廖膺寵建造石橋,名曰惠民」。俗稱水溝為圳。鎮因深圳河為名。

深圳為什麼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

1979年一位老人在南方畫了一個圈,他就是永遠值得我們敬佩與緬懷的鄧小平主席,他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領導人,曾多次登上美國《時代》雜志,可以肯定的說,如果沒有他主導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不可能短時間內茁壯成長起來,並且他的經濟特區的確也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策略。

1980年正式確立廣州、深圳、廈門、珠海、汕頭五處為通商口岸。深圳自立門戶,獨立成市。

今天的深圳是一座繁華的城市,是千萬人羨慕並嚮往的地方,想了解深圳的文化與美食,就應該親自去體驗一下。

C. 深圳西鄉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午子山,又名午子觀和武子山,景區面積越25平方千米,素有"漢南勝景區""陝南小華山""小武當"著稱。午子山山勢神奇,高聳入雲,層巒疊嶂,壑幽林密,雲霧飄繞。景區以"三峰峭立,二水環繞"的午子山為主體,數萬株生長百年挺撥蒼翠的白皮鬆林景觀為特色。午子山歷史悠久、勝跡眾多,自古以來,有不少文人雅士登山攬勝、詠詩作文以抒情懷。

櫻桃溝風景區是全國著名的三大櫻桃產地之一和西部地區最大的櫻桃種植基地,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景區開發出觀景平台、生肖園、文化長廊等十多個特色景點,使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初步形成了集觀賞櫻花、採摘鮮果、休閑度假、體驗農家風情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旅遊區。

鹿齡寺位於西鄉縣城西郊,為伊斯蘭教修真禮拜之所。始建於清康熙末年。

並保存有古桂、古柏、銀杏、白皮鬆等珍稀樹11株,還保存有仿周、商、春秋、戰國和漢代銅禮器及字畫多件,如明代藍瑛山水真跡、康熙御書真跡等,都是文物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