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高新西房價多少
擴展閱讀
上海的公司有什麼 2025-05-15 01:03:46
福州哪裡最繁華2020 2025-05-15 00:46:45

深圳高新西房價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13 19:01:36

❶ 在深圳南山高新園上班,租房哪裡比較好,租金大約一般是多少

桂廟新村這邊,靠近深大,環境也挺好。附近都是學生,人員不復雜。上班做深大環校巴到深大地鐵站,然後一兩個站就到了。
或者去白石洲也行,那裡人員構成比深大這邊要復雜一些,畢竟是城中村。坐地鐵也很快。
租房的話,單間差不多要800一間,主卧價格會上千。
個人建議來桂廟新村這邊租房。出行也方便,還靠近海岸城消遣娛樂都去處。

❷ 深圳南山區是郊區還是市區

深圳沒有市區與郊區之分,只有關內(市內)和關外(市外)之分。南山區屬於市內。

深圳總共有六個區,其中市內四個,關外兩個
市內: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鹽田區
關外:寶安區、龍崗區

消費水平高。南山區是深圳市內。而且靠近香港,深圳灣口岸。房價很高。租房一般好一點的單間一房一廳月租1600+。吃飯的話外賣都在15+。

(2)深圳高新西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南山區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位於深圳經濟特區西部,介於北緯22°24′-22°39′,東經113°53′-114°1′之間,行政區域東起車公廟與福田區相鄰,西至南頭安樂村、赤尾村與寶安區毗連,北背羊台山與寶安區接壤,南臨蛇口港、大鏟島和內伶仃島與香港元朗相望,總面積182平方公里。

❸ 成都高新區房價是多少

成都高新區房價是根據地理位置等等因素來定的 比如:三環的房價平均為5500元/平方最低5000元/平方。二環平均6300元/平方最低6000元/平方。一環內10000元/平方最低8000元/平方。具體問問房管中心,看看房價的影響因素,如下:
個別因素:房屋質量、樓層、朝向、地段、建築類型、規劃質量、建造成本、物業水平
環境因素:噪音、污染、綠化、水環境、教育、交通、醫療、商業、金融等配套設施
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供求緊張程度
政策因素:土地供應、房改政策、稅收、資金供應政策、城市發展規劃導向、
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遷移的程度、消費理念和動機社會文化等具體問問房管中心。

❹ 引領中國房價的12個超級地段

每到一個城市,都想去這座城市房價最高的地段看看。因為從那裡,大抵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追求」是什麼。

如果房價至高點在商務區,可能說明這座城市「一切向錢看」。如果是學區房,可能說明這座城市正為教育而焦慮。如果在山水之間,可能說明這座城市更注重享受當下。

通過貝殼網的公開數據,我們統計了北上廣深等12個中心城市的房價地圖,發現了12個引領中國樓市的超級地段。

這12個超級地段各有特色,有的在CBD,有的在學區房聚集區,有的在碼農聚集區,還有的在山水之間。

01

先來看北京的房價地圖:

本文所有圖片和數據來自貝殼網

北京二手市場,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西城區,均價達到11.2萬每平方米,其次是東城區(9.4萬/m²)、海淀區(8.3萬/m²)、朝陽區(6.5萬/m²),最低的是密雲區,2.1萬/m²。

東西城是中央政務區,海淀是互聯網聚集區,朝陽是中央商務區。三者的房價排名,反映出北京城在空間價值上的排序:政務第一,科創第二,商務第三。

政務區往往是名校聚集地,海淀因為大學多,教育也很強,所以北京的學區房主要集中在西城、東城和海淀三區。而CBD所在的朝陽,教育並不突出,這也是朝陽區房價不算太貴的重要原因。

從細分板塊上看,位於西城區的金融街均價高達16.3萬/m²,是北京房價目前最貴的地段。

有意思的是,金融街之所以最貴,靠的不是金融,而是學區,這里匯聚了全北京最牛的小學。

打開金融街板塊的二手房源,那些賣到20萬的房子,很多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樓齡。

由於東西城和海淀太強,導致北京CBD的存在感較低,這種現象在滬穗深這類完全以經濟建設為導向的城市,是不可想像的。

02

再來看上海的房價地圖:

上海二手市場,房價最貴的行政區是黃浦區,均價達到9.6萬/m²,其次是徐匯、靜安,分別達到7.9萬、7.7萬,三者全部在浦西老城區。這說明上海開發浦東新區之後,老城區並沒有衰落。

均價最低的是金山區,位於上海和嘉興的交界區。而位於蘇州方向的嘉定,均價達到3.5萬/m²,說明上海和蘇州的聯系度,遠超嘉興。

作為上海城市新中心的浦東,均價5.6萬,在全市只能排到第八位。當然,這是因為浦東很大,總計1210平方公里,相當於40個靜安區了。這么大面積,均價仍能達到5.6萬,也是相當厲害了。

從細分板塊來看,上海最貴的房子,一般都和黃浦江有關,其中 最貴的地段是 黃浦濱江, 均價達到11.9萬元/m² ,這里是浦西豪宅的精華地段,甚至比陸家嘴的均價(9.5萬/m²)還高。

作為上海的城市封面,陸家嘴的房價相比浦西的濱江豪宅,並沒有很大優勢。不過,上海最貴的明星豪宅湯臣一品、中糧海景一號仍然在陸家嘴。

03

再來看深圳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看,深圳房價最貴的行政區是南山區,均價11萬元/m²,超過上海黃浦區,僅次於北京西城區。

其次是福田區9.3萬元/m²、寶安區7.7萬元/m²、羅湖區6.2萬元/m²。均價最低的是大鵬新區,3.7萬元/m²,和4萬也只有咫尺之遙。

從區域來看,以福田為界,西部片區的房價遠超東部。 特別是寶安、龍華的房價遠超羅湖和鹽田,這一點讓人刮目相看。

要知道,2010年深圳擴容之前,羅湖和鹽田可是高大上的「關內」,寶安、龍華還是村鎮般的「關外」。

從細分板塊來看, 深圳房價最高的地段是深圳灣

深圳灣二手的均價已高達19.8萬元/m²,超過了北京金融街。

深圳灣是什麼地方呢?海景不如大梅沙,教育醫療不如羅湖,商務聚集度不如福田CBD,最大的優勢是和高新企業近,大名鼎鼎的粵海街道就在這,匯聚了騰訊、阿里、網路、位元組跳動等企業。

大約在2010年之前,深圳最貴的房子大多是東部鹽田的海景房,說明那個時代的深圳人,對海洋是很嚮往的。而 如今,海景早已輸給了生產力,靠近高新企業才是王道。

和北京、上海都不同,深圳是一個完全向錢看的城市。

所以整個深圳樓市的邏輯就是,房價完全由生產力決定,哪裡的生產力更先進,哪裡的房價就更高,所以深圳灣房價輕松超過了福田CBD。

在深圳這個「一切向錢看」城市,買房一定一定要跟著產業走。

04

再來看看廣州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廣州房價正好相當於京滬深的1/2。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天河、越秀,二者均價相當,均為4.7萬元/m²,考慮到天河區面積三倍於越秀,所以實際上天河房價的首位度更高。

房價最低的行政區是從化,均價為1.2萬元/m²。從化是廣州的生態涵養保護區,屬於限制性開發區域,和廣州城區的距離也最遠,其房價一直處在廣州市場的末端。

從細分板塊來看, 二沙島是廣州房價最高的地段 ,達到12萬元/m²,其次是珠江新城(中區),達到8.7萬元/m²。

總體來看,廣州和上海的情況類似,最貴的房子基本都在江景上做文章,包括珠江新城的房子,靠大企業的房子遠不如靠江貴。

越秀的學區房雖然也貴,但和珠江新城的江景房比起來,還差得遠,這說明廣州人對學區房的熱情不算太高。

05

來看看杭州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杭州房價最高的行政區為上城區,均價為4.7元/m²,和廣州天河、越秀相當。

房價最低的行政區是桐廬縣,均價為0.92萬元/m²。桐廬最被外界熟知的是中國快遞行業的「桐廬系」,中國的快遞巨頭除了順豐,其他大多數都是桐廬人干出來的。

從細分板塊來看, 杭州房價最高的地段是 學軍 ,達到8.2萬元/m²。學軍不沿江,不靠西湖,也不是CBD,而是杭州學區房聚集地。 這和北京很像,房價最高的都是學區房。

除了學區房,杭州最貴的房子基本都和西湖有關,錢塘江對杭州樓市的賦能,不如黃浦江和珠江。

所以,靠錢塘江的錢江新城CBD,房價在杭州的首位度並不高。

06

來看看天津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天津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和平區,均價高達5.5萬元/m²,在天津的首位度很高,也高於廣州天河與杭州上城。

從細分板塊來看, 天津房價最高的地段是體育館街 ,這里是天津學區房比較集中的區域。

07

來看看武漢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武漢房價最高的行政區為武昌區,均價為2.3萬元/m²,大約為廣州天河區、杭州上城區的1/2。

武昌區是湖北省政府駐地,同時也是武漢學區房最集中的區域。

從細分板塊來看, 武漢房價最高的地段是水果湖 ,均價達到3.2萬元/m²。水果湖靠近湖北省政府和武漢大學,聚集了水果湖一小、水果湖二小等名校。

除了水果湖,武漢樓市還有一個醒目的板塊,那就是光谷,這里是武漢高校和高新企業最集中的區域,樓市隨之火熱,完全不輸江景房。

總體來看,武漢原本就是三個城市的合體,所以市區的房價比較均衡,特別是長江兩岸的房價旗鼓相當,這在大城市中比較罕見。一般來說,有大江穿梭的城市,江河兩岸的發展都是不均衡的。

08

來看看成都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成都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高新區,均價為2萬元/m²,整體來看,房價比武漢略低,相當於廣州、杭州的1/2.5。

從細分板塊來看, 成都房價最高的地段是金融城 ,達到2.9萬元/m²。金融城位於成都高新區,這里承擔者成都的CBD功能。

總體來看,成都的產業與房價均呈現出「南高北低」的格局。在成都買房,一定要跟著產業走。

09

來看看重慶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重慶房價最高的行政區是渝中和江北,均為1.5萬元/m²。在功能上,前者相當於浦西,後者相當於浦東。

整體來看,重慶市區的房價比武漢、成都要低一些。

從細分板塊來看, 重慶房價最高的地段是江北嘴 ,這里是重慶寫字樓最集中的區域,承擔著重慶的CBD功能。

10

來看看南京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南京房價最高的是鼓樓區,達到4.4萬元/m²,略低於廣州天河區、杭州上城區,相當於武漢、成都同等區位的兩倍。

從細分板塊來看, 南京房價最高的地段是寧海路 ,這里靠近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是南京著名的學區房聚集地。

11

來看看蘇州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蘇州房價最高的區域是工業園區,均價達到4.3萬,和南京鼓樓區接近。

從細分板塊來看, 蘇州房價最高的地段都在金雞湖周邊 ,這里是蘇州居住品質最高的區域。

12

來看看鄭州的房價地圖:

從二手市場來看,鄭州房價最高的區域是鄭東新區,均價達到2萬,而且首位度很高,遠超鄭州的老城區。

值得一說的是,鄭東新區曾被認為是中國最大的「鬼城」之一,但是現在,這里成為鄭州產業最強、活力最好、房價最高的區域。

從細分板塊來看,位於鄭東新區的 天賦路是鄭州房價最高的地段 ,均價達到3萬元/m²,板塊內不少樓盤報價超過4萬。

結論:

從整個城市的均價來看,以上12個城市的房價可以分為四檔:

深圳、北京、上海為第一檔 。這三個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都已達到10萬的水平。核心區、近郊、遠郊大致呈現出「10、5、2.5」的格局,其中深圳面積太小,不存在遠郊概念,全市呈現出「10、5」的格局。

廣州、杭州、南京、蘇州、天津為第二檔 。這五個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都已達到5萬左右的水平,正好是京滬深的1/2。

武漢、成都為第三檔 。這兩個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都已達到2.5萬左右的水平,正好是廣州、杭州的1/2。

重慶、鄭州為第四檔 。兩個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均價在1.6萬左右,相當於武漢、成都的70%。

從細分板塊來看,深圳灣是中國房價最高的地段,二手均價達到19.8萬元/m²,其次是北京金融街,二手均價達到16.3萬元/m²。 隨後是廣州二沙島、上海黃埔濱江,二者均在12萬元/m²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灣板塊的二手均價已接近陸家嘴的兩倍,這當然不能說明陸家嘴真的比深圳灣差,只能說明上海房價這一波還沒來得及漲,出現階段性的低窪效應,這也許是買入上海的最佳時機。

以貝殼的劃分標准來看,二手均價超過10萬的板塊或者地段,目前只有北上廣深四個城市才有,其他城市暫沒看到二手均價超過10萬的板塊。

分析12個中心城市可以發現,每個城市的房價至高點並非完全一致。按照單價來計算,學區房、江景房、CBD房、科技園區房這四類房子,在價格上的天花板是最高的。

例如,北京(金融街)、武漢(水果湖)、杭州(學軍)、南京(寧海路)、天津(體育館街)最貴的房子,都是學區房,

而上海( 黃埔濱江 )、廣州( 二沙島 )、蘇州( 金雞湖 )最貴的房子,都是江景房、湖景房。

深圳( 深圳灣 )最貴的房子,與其說是海景房,不如說是科技園區房,因為它的核心賣點不是海,而是粵海街道那些大名鼎鼎的高科企業。

成都( 金融城 )、重慶( 江北嘴 )、鄭州( 鄭東新區 )最貴的房子,都屬於CBD房產。

可以說,12個中心城市的這12個超級地段,在相當程度上引領了中國樓市的基本走向。

❺ 深圳有六大熱門片區 你可以在哪裡買房

深圳房價最開始上漲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抓緊時間買房,生怕之後就買不到這樣價錢的房子了,而當深圳房價繼續上漲的時候,很多人的想法就變成了「再等等吧,說不定房價會降的,降了再買」,可是當深圳房價依舊在漲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就放棄了買房。

可是,你真的買不起房了嗎?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現在絕望還早了些,先來一起看看深圳六大熱門片區的具體情況,再看看你是否買得起房吧。

羅湖區

由於羅湖是深圳的發源地,所以羅湖區也是深圳規劃較早的區域,因此房價一直都比較高,但是深圳中心近年來逐漸西移,羅湖區的房價也失去了上漲的動力。

不過,今年該區出台了《羅湖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這意味著羅湖區將會發生新的變化,尤其是筍崗片區也由於7號線的開通成為了不錯的選擇,由此看來,羅湖區的房價很可能也迎來新的變化。

福田區

福田區在深圳已經算得上是較為成熟的區域了,不但地處中心位置,而且配套也十分完善,因此該區的房子也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買得起的了。

此外,由於深圳政府在2015年6月發布了《福田保稅區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使得大金沙片區一直處於福田的房價窪地,再加上7號線的通車,該區的房價估計還有上升的餘地。

南山區

南山已經成為了深圳豪宅的代名詞,能在南山買房的人估計都是有錢人,而且在去年的時間里,也是由於受到南山區的影響,深圳房價才如此大幅度地上漲。

今年,南山區將重點推進前海、蛇口、深圳灣、後海、留仙洞、高新北等片區的建設,而且也將新建多所學校,完成優質教育工程建設。

寶安區

寶安今年將有20多個項目入市,但是房屋均價並不會因為供應增多而減少,像前海和碧海片區的項目均價可能都不會低於七萬每平米。

此外,由於第二深南大道的打造,周邊的樓盤都可能會漲價,如此一來,寶安區也不會是普通老百姓的最佳選擇。

龍華區

在2016年龍華新區黨工委工作會議上,新區黨工委書記余新國代表新區黨工委向會議作工作報告,根據該《報告》可以得知,龍華區將被打造成國家化創新型的中軸新城。

而且,龍華區的房價一直都不算貴,一般在4.5萬每平米左右,今年的新盤供應量也並不多,均價基本維持在5萬每平左右,所以購房者完全可以考慮看看。

龍崗區

地鐵3號線以及未來12號線的通行將形成東部發展軸上的快速軌道交通走廊,這對龍崗區住房的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深圳「東進戰略」的提出也讓龍中成為了深圳未來的次市級中心,這讓龍崗區在土地空間和創新潛力方面的優勢日益顯現出來。

而且,龍崗區一直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希望,因為目前只有龍崗區還存在首付一百萬的房子,而且今年龍崗區將有46個新項目入市,相信你總能從中找到自己適合的那套房子。

了解了深圳六大片區的具體情況之後,你現在知道自己可以買哪裡的房子了嗎?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3-2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❻ 我在深圳南山區高新園上班,要租房

深圳南山區那邊的房子矮的的都500左右,留下你的聯系方式吧。我可以幫助你。

❼ 深圳市關內關外問題

深圳的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四個市轄區屬於關內,也就是深圳經濟特區的范圍,寶安區、龍崗區則在關外,不屬於深圳經濟特區的范圍。深圳高新技術開發區東到沙河西路、西到南海大道、南到濱海大道,北到北環大道,以深南大道為界分為南北區,深南大道以北屬於高新北區。

關外基礎設施不齊全,住、吃、行不方便,但房價便宜,空氣好;
關內工作待遇好點,不過物價高!

❽ 深圳與北京的房價相比,哪一個地方的房價更高

根據最新的全國房價對比,深圳的房價平均比北京貴2500塊錢左右。深圳的平均房價雖然貴一些,但是北京的地段一般都會更好一些。兩者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可比性。


綜上所述,深圳和北京的房價沒有可比性,北京作為文化中心,有著故宮和各種各樣的國家級實驗室,尤其是中關村,這些地方的房價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而這些根本不計入房價的統計。 而深圳僅僅是一個經濟特區,深圳本身的文化並不多,雖然很多的高新技術都在深圳落戶,但是只要這些公司有錢,很容易搬到另一個城市,搬到另一個發展更好的城市裡面繼續生存。而且北京的房價雖然看起來便宜一些,但是北京的教育卻是任何省份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在我的心裡,北京的房價會更高一些。

❾ 深圳鹽田區的房價為什麼比市內其他區低鹽田的發展為什麼這么慢感覺鹽田和南山在地理上差不多啊

鹽田的天琴灣,天麓,都是深圳最貴的別墅啊,只是鹽田東邊的普通住宅稍微便宜點,鹽田主要支柱是物流港口業,而南山有很多高新科技產業,相對來說人才較多,居住要求較高。再就是鹽田也是在深圳的斷裂帶其中之一,而且近海,最近的日本情況,多少都會有些影響。
鹽田發慢是因為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利,雖然梧桐山隧道免費了,但打工一族都不一定都有車
河南發展慢的原因
地理位置(交通)
歷史和地理常識,人類文明的興起和繁榮都是在河流沖積平原,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恆河流域,黃河流域。這里具備了農耕文明發展繁榮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水、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平原。
但是,這條定律放到近代或當代還適用么?
我們來看看世界主要城市群分布圖:
很顯然,從世界范圍內來看,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帶基本都分布在沿海地區,美國東西海岸,南美東西海岸,中國的東部和東南沿海,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這種現狀的形成源於15到17世紀歐洲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船隊開辟了大量的海上貿易航線,大大加劇了東西方貿易文化的交流,隨著近現代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升溫,貿易對社會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不是孤立的發展。
所以,河南地處中原腹地,相對於沿海地區來說,地理位置真的算好么?想想「蒙古國海軍」的梗:據報道,蒙古國海軍是隸屬於蒙古國政府的海軍部隊,是世界上少數有內陸海軍的國家中規模最小的海軍部隊,編制只有7人
至於鐵路,大宗貨物運輸比起海運差的太遠,國際貿易更是然並卵。當然,鄭州的中歐貨運專列正搞得有聲有色。不過,由於國際政治與軍事環境的各種不確定性,中歐鐵路仍然處在講故事的階段,這個故事讓鄭州吹吹牛還行,但指望它帶動全省的發展,還是不切實際的。
內河航運更不用多說,中國境內的兩條大河,長江仍然孤帆遠影碧空盡,然而黃河每遇枯水便斷流。長江托起了一條沿江城市帶,重慶、武漢至今獲益匪淺,至於黃河,除了孕育華夏文明,留下的記憶便是近代頻頻的洪災,滾滾的泥沙黃湯以及部分河段枯水期的斷流了。
02
自然環境(平原)
的確,從歷史上來說,中原長期是繁華富庶之地,撇開在河南定都的朝代,即使非都城所在地,也有「長安重遊俠,洛陽富才雄」。得益於平原,農耕時期的河南吃得飽穿得暖,歷史上的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也是如此,但是放到工業化信息化的當代,就有如下問題:
A、農業能致富么?能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么?
答案顯而易見,不用多說。帶動一個家庭或一個村子致富或許可以,一個省份靠農業發展到較高的經濟水平幾乎不可能。即使河南的農業產業化做的還不錯,至少涌現了雙匯、三全、思念等一些食品工業的巨頭。
B、既然不能致富為什麼不大力發展工業?
這里就涉及到中央政策定位問題了,下面會有詳細案例闡述。一句話,看看每次領導到河南視察什麼——「確保夏糧增產增收」,我就呵呵了。

以沿海為例,除了江蘇與山東,大部分沿海省份並沒有大面積的平原,浙江俗稱「七山二水半分田」,所以說平原地形並非當前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或者說至少權重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
03
政策因素
1、也許外地朋友經常聽到你的河南朋友抱怨國家不給河南政策,你心裡肯定說除了幾個發達省份,大家不都一樣沒什麼政策。那好的我來具體分析一下河南的政策塌陷是不是真的。
A.大中部地區:中部崛起是繼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之後最後提出的,這個政策含金量有多少想必廣大中部省份兄弟都很清楚:幾乎就是一個口號。
B.還是大中部地區:直轄市北部天津和北京挨著,東部有上海,南部深圳經濟特區,西部有重慶,中部什麼也沒有。
C.行政級別:東三省以及沿海省份基本都有副省級城市,西部西安副省級,成都副省級,中部只有一個,然而是武漢。
D.國家級新區:東南沿海不說,只說內地:甘肅蘭州新區,陝西西咸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貴州貴安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可憐我們鄭州新區還在被媒體拿著幾年前的美國路邊社消息說鬼城。
E.五大國家級重點建設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沒我們什麼事。
河南沒有副省級,沒有計劃單列市,沒有國家級新區,沒有多少大區機構,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鄭州鐵路局,還被分拆了,簡直呵呵,有朋友要說了,我們山西我們安徽也什麼都沒有啊,對啊,我承認啊,所以我有說過你們發展的很好了么?
只說個例子。
筆者大一時的校區在鄭州市郊區的一所專科學校內,是的沒錯,我們本科學校給新生在某專科學校的校區內租了一棟教學樓,幾棟宿舍樓,就那樣寄生在別人校園內一年。原因是新校區沒有建好,新校區沒有建好的原因是幾年前拿到的地說違規佔用耕地被停了。我們學校持續了幾年四個年級住在三個不同的校區,一個租用校區,一個老校區,一個正在建的新校區。在新校區沒開建之前,幾萬人擠在佔地二百多畝的老校區,相當一部分學生住在學校在外租的宿舍樓里,就是這種情況,即使是現在新校區基本建好了佔地也只是一千五百多畝,很奢侈么?(臨沂大學7000畝,南昌大學8000畝,四川大學:7050畝,華中科技大學:6780畝,中山大學和西南大學近10000畝···············)
我們學校在河南不是個案,龍子湖大學城的學校拿地普遍不太順利,航院的學生都住進去了腳手架還沒拆。
即使建好之後此事還被央視記者暗訪曝光了,整個龍子湖大學城全部上鏡,我校首當其沖,理由正是佔用良田。
別的省份的學生要學習,河南的只要種糧食就好了,呵呵。
看到有網友提到河南雖然糧食產量高,但人口也多,基本上就夠自己吃。那麼給出各省份人均糧食產量(約為2010年左右的數據),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全國人均糧食消費量約為471公斤。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除了前列六七個省份,剩餘的省份人均產量均低於人均消費量,無法實現自給自足。盡管數據並非最新,但根據產量和消費量的增長趨勢來看,中國超過三分之二的省區糧食無法自足將是常態化,換句話說,需要靠別人養活。前幾位除了地廣人稀的東三省和新疆寧夏內蒙古,剩下的就是人口稠密的河南和安徽了,都是經濟欠發達的難兄難弟。
04
自身因素
1、地域性格
A.自古以來中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爭與和平輪換上演,洛陽城幾度被摧毀,開封一座城摞著一座城,大飢荒,花園口決堤,中原人見證了王朝更迭也見證了生死無常終於養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不像東三省的好爽仗義,不像齊魯的熱情好客,不像江浙的精明,也不像川渝的巴適。缺乏一種明確的地域性格,缺乏一種沖勁,缺乏一種韌性。相較於沿海地區甚至是四川湖南,缺乏一種敢想敢乾的魄力,出去打工的人多,出去創業的人少。
2、遷移省會導致的省會首位度不夠
內陸省份很難支撐多核發展,更別談像江蘇和山東的群象經濟(省內各地市普遍經濟水平較高),有人說河南發展比較均衡,那是因為普遍水平較低。說別人一城獨大,難道沒發現湖北宜昌和襄陽的GDP馬上就要超過洛陽了么?
鄭州差武漢一大截的同時省內南陽焦作許昌新鄉還在龜速前進。鄭州差成都一大截的同時河南的人均GDP領先四川也僅在毫釐之間。所以內陸省份提高省會的帶動作用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鄭州已經被長沙超過且越甩越遠了。
選取幾個與河南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比較接近的省份,陝西,湖北,四川,安徽,河北,其中河北石家莊,安徽合肥,河南鄭州均是遷移後的省會,在國內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在各自省內的首位度號召力都比較差,而陝西西安,湖北武漢,四川成都卻恰恰相反。
鄭州和石家莊之前分別是縣城和村莊,幾乎沒有工業基礎和知名度,過高的估計了鐵路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成為省會後均處境尷尬,石家莊在省內飽受唐山和保定的白眼,洛陽則對鄭州憤憤不平。
A、省內兩個最發達的城市鄭州洛陽相距太近,實際上就是挨著,虹吸效應導致兩個城市互相消耗對方的生產要素,直接結果就是鄭州發展沒有預想的那麼快,而洛陽發展則越來越慢,要知道在遷移省會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洛陽都是省內第一大城市。
B、倘若沒有遷移省會,仍然是當初的開封(綠線上方菱形位置),可以想像豫東地區(開封,商丘,周口)早已不是今天的模樣,而洛陽因為與開封距離較遠仍然能夠保證相當的發展速度和體量帶動豫西,同時現在的鄭州地區因為隴海蘭新線交匯,重新設立一個地級市也會發展不錯。這樣河南整個隴海線都會發展較好,而不會像今天這樣豫東塌陷。
C、廣大豫南地區缺乏區域性中心城市(綠線下方菱形位置),因為距離較遠,信陽南陽與鄭州的向心力已經很弱,鄭州的輻射能力也有限,同時鄭州鐵路局又被分拆設立武漢鐵路局,結果豫南地區的信陽,周口,駐馬店,漯河,甚至平頂山都劃歸武漢鐵路局管轄了。
3、高等教育,這個就不說了,呵呵。
4、農業產業化程度仍然太低,相比於鄰省山東,河南農業幾乎仍然處於小農經濟階段,山東大量存在各種專業化的農業合作社,規模化種植蔬菜水果,壽光的大蔥大蒜煙台蘋果全國出名,這就是山東為什麼給人一種「土而不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