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一下深圳福田中學(擇校)一年加上學費和擇校費需要多少錢
擇校費3年3萬,也就是一年一萬。
學費,一學期1000元左右。加上校服,一年2500元左右。
生活費挺難省的,吃飯堂,或者去附近幾家不那麼貴的店吃飯,或者你可以找下附近的朋友幫幫忙。
我表妹有一段時間就在我們家吃飯的,不用路費,不用生活費。
❷ 深圳中考擇校費
1、深圳2014年中考擇校生要交擇校費。深圳市高中擇校費用統一為10000/年。
2、深圳高中擇校費必須是一次繳清三年的。每年是1萬,3年高中就一共要交3萬。
❸ 小學的擇校費是每年都要交嗎一般需要交多少費用
沒有標准。
擇校費,簡單說,就是一個學生從學校畢業後,向下一個學習階段的學校進行學習,從而選擇好壞學校學習,而教育局規定的你所屬地區的路段學校不收取任何費用,而想不去路段學校學習,就必須去別的學校,就要交一定擇校費。同時轉學也需要擇校費。
學校的壓力在於「需要收費」。盡管學校基礎不一樣,但每個學校都缺錢,財政撥款多數時候是維持學校的基本運行。多數校長明白,收取擇校費會給辦學帶來一些不利因素和風險。
但是,許多學校收取的擇校費已經成為維持學校正常運行的重要支柱。這種經費上的壓力,不少地方政府也同樣感受到,擇校收費也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需要。這也使得許多地方政府在處理擇校收費問題時有所顧忌,不敢採取斷然措施。
對於家長來說,強烈的擇校願望最終被導入到了交錢擇校道路上。學校之間的差距肯定會長期存在。因此在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的思維支配下,家長擇校的熱度越來越高。本來義務教育不該賦予學校擇生的權利,但既有家長擇校,就得有辦法來合理地招生。
重慶地區擇校費治理
國家多次出台相關政策要求各地區改變現在的擇校費現象。據有關報道,重慶市走在了全國的的前列。重慶市早於2007年就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提出3~5年內實現區縣范圍內義務教育學校基本均衡,努力消除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擇校現象。
❹ 深圳小孩上私立學校上學,從普通幼兒園,還有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年(就是兩學期)學費分別是多少
私立學校的幼兒園,一個學期大概在1萬元左右。我說的還是那種城中村的幼兒園,學費等要5000多,加生活費就這個價了。
❺ 關於深圳九年義務教育學費借讀費的問題
首先08年的借讀費不會取消.
奧一網訊 「借讀費和生均教育經費相比,大概只佔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借讀費是用了十分之一的費用,享受了百分之百的教育服務。」昨天(16日)下午,在深圳市政協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市教育局副局長唐海海為借讀費鳴不平。
借讀費對於深圳廣大外來人口特別是外來工來說是心頭之痛,取消借讀費的呼聲一直很高。
昨天下午,有記者在市政協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向市教育副局長唐海海又提出此問題,唐海海在答復時為借讀費鳴不平。他說,深圳每年上交給國家的費用,實際已經包括了對貧困地區教育的轉移支付,但是深圳將這筆錢上交給國家以後,貧困地區又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深圳打工,他們帶來的孩子其實在當地已通過轉移支付得到了應當獲得的教育經費。「外來人口子女來到深圳後突破了深圳對戶籍人口子女原本的教育規劃和教育投入」,唐海海說,盡管如此,深圳已經提供了近一半的公辦學位給外來人口子女就讀。
「我們收取的借讀費是什麼概念呢?」唐海海介紹說,小學借讀費大概是700元,初中是900元,高中是1000多元,這個費用和生均教育經費相比,大概只佔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外來人員子女用了十分之一的費用,享受了百分之百的教育服務」。唐海海表示,借讀費恰恰彌補了現階段深圳對於外來人口子女在教育投入、教育規劃、教育准備上的不足,等於說深圳拿出了自身的教育資源來為外來人口服務。本報深圳訊 下學期開學,深圳非戶籍人口子女入學仍需要交納700元到1500元的借讀費。記者前日從深圳市科技·教育·人才會議上了解到,迫於外來人口太多的壓力,深圳將暫時不取消借讀費。
在媒體報道國家教育部強調禁招自費生、借讀生和北京取消借讀費的消息後,記者從深圳市教育局獲悉,深圳市也在醞釀取消中小學生借讀費。但日前舉行的深圳市科技·教育·人才會議還是宣布了「暫時不取消借讀費」的決定。記者采訪了教育局、財政局和物價局等多個部門,得到的答復基本一致:深圳外來人口太多,一旦取消借讀費,教育財政壓力太大。市政府一位負責人也解釋說,暫不取消借讀費的決定,是在執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從深圳市的實際出發的情況下做出的。
據悉,深圳市非戶籍人口學生已經達到40萬人,占學生總數的65.7%,公辦學校就讀的非戶籍人口學生達20萬人,占公辦學校學生總數的49.7%。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深圳市政府將採取多項措施解決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其中包括,政府將按照以公辦學校為主、以常住地為主的要求,考慮在流動人口較集中的地區舉辦面向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的經濟型標准化學校;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面向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的公益性學校。
❻ <深圳>請問擇校費到底是怎麼個交法
深圳的擇校費就是那些成績沒達到指定的分數線的,又想讀那一所學校的,要多交一萬元,交了擇校費之後,錄取分數線就會降低。
代價:
每一個學期交一萬元。九成以上的要交一萬。就和交學費一樣,一起交到銀行卡。比如說,學費一萬,擇校費一萬,一起匯到銀行卡。
外地戶口如果達到分數線就不用交了
❼ 深圳擇校費大概是個什麼作用我是沒有深圳戶籍的,持有居住證。C類學生所指的享受政府優惠政策是什麼
擇校費政府向中考成績達到一定分數但未達到某學校對本地考生的正常錄取分數線的本地考生以及達到一定條件(如達到外地生擇校分數線)但不符合該學校普通招生條件(如地域限制條件)的學生(包括非本地學生)要選擇就讀該學校時要繳納的費用,一般由學校代為收取。也就是不夠符合全部條件的考生要選讀某一學校的經濟代價,非本地學生不管夠不夠該校正常錄取分數線都必須繳納擇校費,即使是本地學生,不夠正常錄取分數線但達到擇校分數線也要繳納擇校費方可在該校就讀。
另外,非本地考生除了繳納擇校費之外還需繳納借讀費。
深圳的擇校費是一年一萬,借讀費是一年三千多。
A類指具有我市戶籍戶口的考生;
B類指具有我市藍印戶口的考生;
C類指由政府撫養的兒女.
1、烈士子女及兄弟姐妹;
2、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子女。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考生,升學成績總位置值減0.8參加錄取:
1、殘疾軍人、因公犧牲軍人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子女;
2、「創新素質實踐行」前80名應屆初中畢業生;
3、初中階段獲國家發明專利的學生;
4、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初中畢業年級獲市「女生優勝獎」的學生。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考生,升學成績總位置值減0.4參加錄取:
1、「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第81名至500名的應屆初中畢業生;
2、初中階段市藝術小人才比賽一等獎獲得者;
3、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台灣籍考生和僑眷中高級知識分子子女、少數民族子女;
4、農村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獨生子女證》的獨女戶、雙女結扎戶的子女. 、居住證、台胞證、港澳回鄉證(卡)的考生。
D類指持暫住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考生,升學成績總位置值減1.6參加錄取。
❽ 小學擇校費
差不多在3萬的樣子。沒有標准。
擇校費,簡單說,就是一個學生從學校畢業後,向下一個學習階段的學校進行學習,從而選擇好壞學校學習,而教育局規定的你所屬地區的路段學校不收取任何費用,而想不去路段學校學習,就必須去別的學校,就要交一定擇校費。同時轉學也需要擇校費。
學校的壓力在於「需要收費」。盡管學校基礎不一樣,但每個學校都缺錢,財政撥款多數時候是維持學校的基本運行。多數校長明白,收取擇校費會給辦學帶來一些不利因素和風險。但是,許多學校收取的擇校費已經成為維持學校正常運行的重要支柱。這種經費上的壓力,不少地方政府也同樣感受到,擇校收費也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需要。這也使得許多地方政府在處理擇校收費問題時有所顧忌,不敢採取斷然措施。
對於家長來說,強烈的擇校願望最終被導入到了交錢擇校道路上。學校之間的差距肯定會長期存在。因此在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的思維支配下,家長擇校的熱度越來越高。本來義務教育不該賦予學校擇生的權利,但既有家長擇校,就得有辦法來合理地招生。
什麼是合理的招生辦法?是分數面前、戶口面前、權力(條子)面前的人人平等,還是抓鬮面前、金錢面前的人人平等?這些尺度似乎都有道理,但被當作政策來推行時並不被多數人接受。在這莫衷一是情形下,由於收費對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有益,因此以收費來擇校漸成一種重要的方法而大行其道。
❾ 深圳小學學費
深圳小學學費:
一、羅湖區
百仕達小學
一年級新生收費標准為27500元/學期
3、深圳外國語小學
學費:24000元(不含校服費及伙食費、交通接送費等自願選擇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
三、南山區
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小學學費:3.9萬/學期(包括各種學雜費)。
初中學費:普通班23500元/學期,國際班80000元/年,伙食費2300元/學期,住宿3500元/學期。
高中學費:普高學費4.5萬/學期(食宿費用另計),國際課程實驗費用:13.2萬元/年(食宿費用另計)。
❿ 有深圳的大神嗎小孩到深圳上小學條件不夠怎麼辦,上民辦需要條件嗎,學費一般多少錢一學期
小孩子到商城上小學條件兒不夠,這種情況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其實上民辦學校也應該是可以的,民辦學校也許對這一方面的要求不是很嚴格的。那是學費是應該是貴一些的,美學期應該是在50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