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同樣是深圳,有些片區下雨,有些片區不下雨
水受熱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里,它們升到天空中,遇冷變成小水滴,無數這樣的小水滴聚集在賀判一起,變成雲。這些水滴在雲中互相碰撞,合並變大。當水滴改握重到空氣的浮力再也托不住時,它們便會從雲中落到地面上,禪殲改這就是雨。深圳為多山地區,臨海,有的片區山很高,有的片區臨海,氣壓和氣溫差別大,這雲遇到的寒流遇暖氣流也不一樣,所以有些片區下雨,有些片區不下雨。
② 同樣是下暴雨!為什麼廣州內澇嚴重 而深圳卻沒事
前半個月,南中國連續不斷的降雨,讓廣州等一些城市變成了澤國。現在,水是消退了,但嚴重的內澇,讓城市付出慘痛的代價,據說,光是廣州市損失就高達一百多個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說:政府對不起百姓,要道歉。盡管天災沒法預料,被人稱作不可抗力,但是,災難過後,能在自身的管理上找出毛病,總比把問題一股腦地推給老天爺強!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次廣東下大雨,廣州水漫金山,深圳則平安無事,這不是說深圳幸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深圳也曾經被淹得不可開交,連到訪的外國元首,都讓人用小船把自己從大酒店救援出去。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深圳從此就開始研究,怎麼樣解決內澇。一是疏浚地下排水系統,二是增加泵站,努力地把水往自然河道排。這些工作,平時很難哪檔碰在表面上被人看見,但關鍵時刻,就起了大作用。相比之下,我們的許多大城市,全把文章做在地面之上了——高樓大廈建了不少,因為這能體現城市的景觀,突出領導的政績,但地下呢?反正你也看不見,何必再多花冤枉錢?結果就造成地上是新社會,地下舊社會,趕上雨雪台風一來,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就開始給你添堵了。其實,造成城市內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這些年來,許多城市全是鋼筋水泥的叢林,地表硬化得越來越嚴重,水落到地上滲不下去李談,就成了徑流,完全依賴管網排水。您可能看過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主人公冉阿讓,是怎麼把那位年輕的革命者救出巴黎的?人家是從下水道走出去的。要知道,一百多年前,巴黎的下水道,管徑就已經達到3 米了,我們不能不佩服,當年法國人對公共設施建設的遠見卓識。而我們的地下排水設施呢?很久以來,給我留的印象,就是一個工人費勁巴拉地擠進去搶修,如果連人也進不去,就乾脆拿鋼筋捅,您說,這樣的管道,能應付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降雨嗎?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館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館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您為了防止下暴雨,就無限度加大管網的口徑,用超量的投資,來應付一個小概率事件,又顯得不經濟,那怎麼做才好呢?這次世博會上,荷蘭鹿特丹案例,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荷蘭的全國,都處於海平面以下,發生內澇的幾率很高,於是,人家在造城的時候,就提前預留了很多低窪的地方,比如修了許多下沉式廣場,不下雨的時候,可以當城市的公共活動空間,下了雨就臨時扮演一下蓄水池,把水先往這些地方引,然後再集中抽排,或者是等待水自然乾涸,這可謂一箭雙雕。花錢不多,但效果不錯,體現了城市規劃的超前思維。荷蘭鹿特丹治水案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案例)當然,荷蘭的未雨綢繆,是基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我們的很多城市,要想防患於未然,恐怕還是要把精力,花在您平時看不見的地下管網建設上。管網的作用不僅是排水,您看現在很多城市,電線桿子和密布天空的蜘蛛網般的電線,都逐漸看不見了,他們都跑哪去了呢?都「入地」了——為了安全、集約和效率,現代城市的水、電、通訊、煤氣等管網,都會被集合起來,放入到一條地下管網的公共走廊,它被我們叫做「共同溝」。我記得幾年前去歐洲的時候,就參觀到一條竟然可蠢歷以並排走兩輛卡車的「共同溝」,更准確地說,這樣的溝,其實是一條隧道,在裡面安上照明、並每隔一段距離預留出入口,這樣,檢修人員不用挖開路面,就可以隨時裝配管線和檢修。天津,穿越海河的共同溝隧道全文(編輯:dq1024)
③ 深圳市寶安區經常下大雨,但是南山、福田這些區少降雨原因 小蝦米在心裡默默總結了一下 請各位大神指教
你的結論(寶安區經常下大雨,但是南山、福田這些區少降雨)搜掘不完全准確。你的分析漏掉最基本的要素——地形的影響。
深圳的降雨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系統、不同降雨方式,影響降雨量的要素有所不同,強降雨的位置均不一樣。
夏季吹東南風的時候,深圳的降雨以對流雨為主,由於地形的影響,羅湖、福田位於香港九龍山地的雨影區降雨會少一些,鹽田區處於迎風區降雨量就會最為明顯。該現象在台風路過深圳旁或南部形成的降雨天氣尤為突出。
夏季低壓槽帶來的降雨,雨區主要是從西往東移動,寶安區位於最前沿,降雨就會比較明顯。福田區受到塘朗山的保護,降雨就會略少。如果雨區是從西南進入深圳,最大的降雨區就會在南山區,福田、羅湖位於香港九龍山地的雨影區降雨會少一些。
在冬季,降雨區的移動主要是東北往西南。塘朗山的影響使得福田區降雨略少。
以上分析非常初步。具體需要根據實際的運漏伍天氣過程來分析才是最為准確的。
④ 深圳為什麼總是不下雨,主要原因是什麼
今年大洋來的暖空氣能量比較強,一直在長江淮河流轎搜斗域和北方來的冷空氣抗衡,所以長漏空江淮河流域今年長時間發大水,而深圳夏天很少下雨,但預報閉磨說本周四深圳就要下大雨了。
⑤ 為什麼深圳的天氣預報那麼不準確像QQ上面的經常預報一周的天氣情況,經常一周預報都是有雨實際是沒雨
這些情況應該不是只有深圳有啦,那裡都會有這樣啊,天氣預報向來都是不怎麼准確的啦
⑥ 為什麼深圳2021年幾乎天天下雨
現在深圳幾乎每天下雨,是因為他們那邊的氣候造成的原因,現在他們那邊的台風是經常有的,所以說會經常下雨。
⑦ 為什麼深圳靠近海卻少雨呢
是季風的原因,由於深圳所處桐侍敗的位置在赤道根北談乎回歸線之間,是熱帶季風氣候,風向是西北方向,是從大陸向海刮,不容易帶來濕氣局顫,所以很少下雨^^並且天氣即使在夏季也清爽宜人
⑧ 為什麼深圳老是經常下雨
春雨綿綿嘛。現在的深圳這個雨還不算什麼,再等一個月,4月中旬開始,一直畢伏到如數森7、8月,深圳的天氣才算是怪哉。
時晴時雨,惡劣極端天氣頻頻,台風暴雨夾雜。
⑨ 為什麼深圳的天氣預報總是不準啊
深圳是沿海城市,受海風影響比較明顯,天氣譽沒變化很快,再加上深圳天氣多為春天雨水多,天氣預報只能預測到幾天甚至一兩個星期慶耐納內的總體天氣狀況,所以天氣只能看當天的天氣情況來判定,畝悉天氣是否晴朗,多雲,下雨,所以天氣預報的的確確不是很准確的
⑩ 深圳氣候成因
深圳市位於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珠江入海口之東偏北,所處緯度較低,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由於深受季風的影響,夏季盛芹擾前行偏東南風,時有季風低壓、熱帶氣旋光顧,高溫多雨;其餘季節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燥,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4℃,最高氣溫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氣溫0.2℃(1957年2月11日)。雨量充足,每年4~9月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紀錄2662毫米(1957年),年降雨量最少紀錄913毫米(1963年)。日照時間長,平均年日照時數2120.5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225年兆焦耳/平方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偏東風,平均每年受熱帶氣旋(台風)影響4~5次。[9]
春季影響深圳的冷空氣勢力開始減弱,天氣多變,常出現"乍暖乍冷"的天氣。初春仍有較強的冷空氣影響,少數年份在2月下旬仍可出現寒潮天氣,且雨水較少,多數年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夏季在副熱帶高壓的穩定控制下,常出現炎熱天氣,是極端最高氣溫出現的時期。同時夏季也是深圳降水最為豐沛的季節,深圳的降水各地嫌清區差異很大,容易出現局地性的洪澇災害和短時雷雨大風天氣。秋季是深圳市的少雨乾旱時期,多秋高氣爽的李物晴好天氣。由於雨水少,蒸發大,因而秋旱容易發生且發展迅速,深圳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發生.冬季是深圳市最冷的季節,經常處於乾冷氣流的控制之下,氣溫達全年最低,降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