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深圳1號線9點鍾人多嗎
深圳1號線是最擁擠的地鐵線,早上從7點開培早始到9點半都是高峰期,上班族和首中掘外出辦事人員特別多,地鐵很難擠上去。
坪洲站是上車大客流站,者核乘坐的人還是很多。
Ⅱ 深圳地鐵線路增多擁擠程度有所緩解嗎
深圳地鐵通過新增線路和運營優化顯著緩解了部分區域擁擠問題,但高峰時段局部壓力仍存。
1. 線網擴容直接分散客流壓力
2024年深圳地鐵新開通3號線四期、7號線二期等5條線(段),使全網運營線路達18條、總里程595.1公里,車站數量增至417座。該數據來自深圳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辦公室2024年季度公報,線網密度蟬聯全國首位。
延伸效應在東部區域尤為明顯:龍崗中心城至福田市民中心實現45分鍾直達,坪山中心區跨區通行耗時縮短超30%,原先集中在3號線的通勤客流被有效分流。據深圳市交通發展研究院2024年4月監測報告,新增段開通後早高峰時段龍崗線(3號線)車廂滿載率下降約18%。
2. 運營"組合拳"提升運力效率
深圳地鐵同步實施三項關鍵改造:
•1號線信號系統升級(2023年12月完成)使機場東至坪洲段行車間隔壓縮至2分20秒,運力提升15%,數據見深圳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技術公告
- 參照2024年深圳地鐵服務提升計劃,車公廟等6個樞紐站完成候車區擴建,單個站點新增進站通道2-3條,高峰時段通行效率提升25%-30%
•2/8號線周末運力升級方案(2024年7月實施)將海濱方向列車數從9列增至13列,大梅沙站發車間隔縮短至3分鍾,深圳市地鐵集團實測數據顯示周末上午出城方向候車時間平均減少6分鍾
3. 現實挑戰與動態調節並存
據交通運輸部2024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快報顯示,深圳地鐵客運強度仍保持1.32萬人次/公里·日的全國前三水平。早高峰時段(7:45-8:30)的崗廈北、高新園等核心換乘站,在工作日仍會出現持續20分鍾以上的二級客流控制。現階段通過14號線早班空車投放機制(每日7:20自崗廈北發出3列空車)等動態調度手段緩解通勤壓力。
Ⅲ 深圳地鐵早高峰除了四號線最擁擠的是幾號線
3號線。龍崗前往市中心的唯一線路,而且市區段有連續9個站都有換乘。
1號線。深圳最早規劃的地鐵線,自然會途徑深圳最重要的區域,西有從寶安往市區客流,中間有車公廟、會展中心、老街等大換乘,導致市區內線路雙方向擁擠。
9號線。7、9都是規劃的蛇形線路,但9號在東有羅湖商業中心,西有南山高新園,中間經過的梅林、景田、泥崗、紅嶺等居民區體量龐大。9號線早高峰的紅樹灣南到高新南,就一站,擁擠程度不亞於4號線。
11號線。寶安進城快線,停站少,高大上,而更多的人只是來蹭一兩站。
深圳地鐵高峰期
地鐵高峰期一般就來是上源班和下班的高峰期,早上7:30~9:00 是高峰期。晚上5:30~7:30 是高峰期(這期間人更多,公交車也擁擠)。
特別是在轉線的站會更多人,例如轉羅寶線的大劇院,轉環中線的黃貝嶺站,轉龍華線的市民中心站之類的,和老街還有華強北站都會特別特別多人,上車要排很長的隊。
Ⅳ 深圳地鐵那些站比較擁擠
深圳地鐵站比較擁擠有以下這些:
1、老街站是深圳地鐵羅寶線和深圳地鐵龍崗線的一個車站,該站為地下站。具體位置在解放路及建設路交匯處的東南角規劃的公交廣場和深南輔道地底。老街站是節假日吃貨的天堂,更是2號線和3號線的換乘點,那裡的人真是多到難以想像。
2、會展中心站,位於深圳市中心區福華路與中心二路交匯處的地底,車站成短十字形。
車站地面環境開闊、優美,東北側有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東南側為商業辦公區,西北側和西南側為規劃的公共綠地和中央高架綠地作為1號線和4號線規模最大的換乘站,在此處上班的人群也是極其龐大的,有時候連換乘地鐵都需要工作人員的幫忙。
3、深圳北站,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民治街道,深圳北站是深圳鐵路「四主四輔」客運格局最為核心的車站,是深圳當前建設佔地面積最大、建築面積最大、接駁功能最為齊全的特大型綜合鐵路樞紐。
因為人太多了,還限制了人流,將原本10來米的進站距離被無數條限行柵欄隔離,因此需要花費20多分鍾。